日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看到某厂一款全新折叠研发样机,是全球首款‘三折屏’手机,内折+外折,双铰链设计,屏幕压条依旧存在,屏幕预计在10英寸左右,折痕控制的很好,搭载了不少遥遥领先的新技术,短期内不会有竞争对手。”虽然博主没有明确指出这款机型来自哪个品牌、哪个型号,但据业内人士猜测,该机极有可能来自华为手机。
此外,在微博评论区,该博主在与网友互动时还透露,“有量产吗?这家公司在量产线上做验证测试。”也就是说,该机很可能已经开始量产测试。由此来看,距离这款三折屏新机正式发布也指日可待了。据数码博主@定焦数码 透露,华为三折屏性能强劲,售价也不会太低。同时,该博主还透露,新机预计定位iPad替代产品,屏幕采用国产UTG超薄柔性玻璃材质,折痕较小。
至于华为三折屏的研发进度,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新机有望最早在今年亮相。据悉,折叠屏设备或将采用Z字形(或S字形)外形,折叠手机的屏幕尺寸与一般智能手机差不多,约为6.4英寸,屏幕面板供应商可能是京东方。
其实,关于华为三折叠手机专利的消息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公布。根据专利显示的信息,该专利申请日期为2023年2月21日,申请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明人为黄波、查鹏、王彦欣、庞栋、余伟东。根据专利信息,该设备多个外壳的厚度并不相同,降低了折叠屏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厚度,展开状态下屏幕更薄。此外,折叠屏设备的重量也会更轻,或许会带来更好的握持手感。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信息,华为申请的专利为一种折叠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柔性屏幕;
所述第一铰链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铰链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所述柔性屏幕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
第一铰链可变形,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
第二铰链可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三壳体折叠或者展开;
第三壳体的厚度大于第一壳体的厚度及/或第二壳体的厚度,且第一壳体的厚度不同于第二壳体的厚度。
多个外壳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从而减少了设备折叠时的厚度,使其更轻,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握持感。
在专利申请中,华为还表示,现有的折叠屏设备(指大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比例在展开之后接近1:1,是一块近乎正方形的屏幕,与视频播放、游戏、电子书等使用场景并不匹配,因此用户体验不佳。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的厚度也相对较厚,握持感不佳,有待改进。华为希望通过多个不同厚度的外壳,降低折叠手机的重量和厚度,以实现更好的握持感。
早在今年2月,经济日报等媒体就称华为正在秘密研发三折屏手机,将采用Z型或S型结构。有业内人士表示,三折屏手机与现有的折叠屏手机有很大不同,包括面板数量会从两块增加到三块,铰链数量也会从一组增加到两组,相当于呈指数级增长。同时,未来可折叠手机的数量可能还会不断增加,或将复制手机从单镜头进化到双镜头、三镜头甚至四镜头的趋势,铰链、面板相关产业将迎来机会。
至于系统方面,根据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HDC 2024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透露的信息,今年第四季度,华为年度旗舰系列将预装鸿蒙NEXT正式版(也就是传闻中的纯血统鸿蒙)系统。有分析人士猜测,如果华为三折叠手机近期量产,那么很有可能会预装鸿蒙NEXT正式版。
据官方介绍,鸿蒙NEXT定位为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采用端云垂直一体化的全新系统架构,在系统性能、原生智能、安全隐私等方面再度升级,或将带来更加流畅的操作体验和更加安全高效的智能交互。作为一款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NEXT可实现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高效协同,实现文件、照片、数据的快速传输共享,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和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
根据开发者大会上的介绍,鸿蒙NEXT将不再兼容安卓应用,开发者需要基于鸿蒙NEXT开发环境为鸿蒙NEXT开发原生应用。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排名前5000的主流应用已全部加入鸿蒙生态,其中已上线超过1500款,多个领域都开启了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