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土交通省的一位官员表示:“我们发现了普遍且蓄意的违规行为。”该省敦促丰田改善其企业文化,以防止此类欺诈行为再次发生。
多次诈骗
据了解,日本国土交通省发现,丰田汽车包括丰田RAV4、丰田SUV、丰田诺亚、雷克萨斯LM微型车、丰田普锐斯等7款量产车型在生产认证过程中存在问题,7款车型的认证数据被伪造,涉及噪音测试、制动系统测试等多个方面。
丰田汽车表示,已接受整改指令,并将着手进行必要的改革,确保认证作业的合规性。此外,丰田中国发布声明称,经确认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此次事件无关。
据《汽车新闻》报道,这并非丰田汽车造假行为首次被曝光。今年6月3日,丰田发布信息称,截至今年4月底,该公司测试违规行为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170万辆。自2009年以来,丰田汽车在车辆噪音测试、发动机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共涉及约435万辆汽车。此次检查揭露了丰田7款车型中存在大范围的故意不当行为和违规行为,这些行为此前从未被披露过。同样在6月3日,本田、马自达、雅马哈和铃木也被曝光在认证过程中提交虚假数据,目前已被要求暂停发货。
日本车企集体陷入造假风波的事件,源于日本大发汽车。大发汽车是丰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占丰田集团全球汽车销量的4%左右。去年12月20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大发汽车生产的绝大部分车型存在数据造假问题,而且造假程度相当严重。大发汽车发布了一份长达162页的第三方调查报告,除了此前发现的门边饰造假和立柱侧面碰撞测试造假外,25个新测试项目共发现174起造假案例。而确认造假的产品则有64款车型和3款发动机,其中包括已经停产的车型。此前,大发汽车被发现操纵碰撞安全测试结果,最早可追溯到1989年,迫使该公司停止出货。
此外,今年1月,丰田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丰田工业也被曝在柴油发动机认证过程中存在造假行为,涉及车型多达10款。
造假丑闻对丰田集团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丰田集团2024年上半年销售、生产及出口业绩报告显示,包括旗下子公司日野和大发汽车在内,上半年全球销量为516.2万辆,同比下降4.7%;全球产量为507.5万辆,同比下降9.8%。其中,6月份全球产量大幅下降12.9%至8万辆,创2022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
欺诈的原因
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日系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下滑。据中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已连续三年下滑,从2020年的24.1%下滑至2023年的17%。今年上半年,日系车在华累计销量约为146.6万辆,同比下滑12.4%。
虽然丰田在中国市场遭遇失败,但并未影响其盈利能力。据美联社报道,在2023年车企单车利润排行榜上,丰田位列第六。排在丰田前面的都是豪华品牌,比如法拉利、特斯拉、奔驰、宝马和理想汽车等。丰田平均每卖出一辆车盈利2.39万元,而大众集团(包括奥迪、兰博基尼、宾利等)平均每卖出一辆车盈利1.49万元,比丰田低了38%。此外,斯巴鲁和本田也位列榜单前十。在主流汽车品牌中,日系车的确很赚钱。
《福布斯》认为,丰田相当一部分利润可能来自于降低整车成本。这部分成本的降低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成本。在大发汽车造假事件中,根据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负责碰撞测试的部门人员数量仅为2010年的三分之一。为了满足丰田集团快速交付的要求,缩短开发周期,大发汽车的一线员工不得不采取一些违规行为。
据日经新闻报道,大发自1989年起30余年来时断时续地违规,2014年起违规情况不断增多。2016年成为丰田全资子公司后,大发在亚洲市场扮演先锋角色,以快速开发、快速供应为最高宗旨。高压之下,部分一线员工选择铤而走险。
不过,福布斯也指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部分原因,脱离企业实际的检测标准也可能是造成大规模造假的重要原因。
东海东京情报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杉浦诚二表示,政府制定的车型认证制度规则与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可能存在脱节。SBI证券的远藤浩二表示,日本的认证测试非常严格,比其他国家严格得多。但这些安全检查标准是1951年制定的,已经过时,许多汽车制造商很难遵守。
丰田章男在新闻发布会上道歉,称“我们采用了更严格的标准。”他还说,“虽然我不应该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说,但我们应该开始讨论这个制度本身。”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