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的惨痛遭遇令投资者猝不及防。
华为战机被打得千疮百孔的海报还历历在目,但历经磨难的华为越做越大,在汽车界掀起轩然大波,如今,岭南一家汽车集团也在汽车界的风暴中千疮百孔。
在告别7月份的反弹行情后,广汽集团两只股票的股价在进入8月份之后均随即陷入下跌趋势。
8月初,“Aion港股IPO”事件期间,广汽集团两只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随后不久,随着7月产销快报的发布,广汽集团两只股票股价低开并再次下跌。
与此同时,随着全国2024年上半年GDP结果出炉,广州成为前10名中唯一一个增幅不足200亿元的城市,并以仅2.5%的增速排名垫底,在城市排名上被重庆超越,差点跌出前5名。
投资者担心的是,陷入困境的广汽集团何时能够扭转局面?
1)集团处于衰退之中,其行业地位可能面临风险
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广汽集团7月汽车销量14.12万辆,同比下降25.37%,环比下降13.65%,表现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汽车K线》销量排行榜上,广汽集团虽然未能重回前5,但也继续保持第6的位置,相比6月份,广汽集团与长安汽车的月销量差距已经缩小至3万辆以内,同时对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先优势扩大至3.29万辆。
不过,这种缩小差距、扩大优势的表现并不能让广汽集团松一口气。
1-7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100.42万辆,同比下滑25.83%,在《汽车K线》统计的19家车企中跌幅最高。
从集团整体来看,这主要由于广汽集团进入2024年以来,销量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且月度降幅均达到两位数,无论是降幅还是持续时间,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这直接导致,截至7月,广汽集团全年目标完成率仅为36.39%,在《汽车K线图》的统计范围内,这一完成率水平只能排在上汽集团与长城汽车之间,位列第10位。
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全年目标是广汽集团的两倍多,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实现3.6%的正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后两者完成率均下降3~4个百分点,而广汽集团完成率则超过去年同期的50%,位列第五,其完成率收缩程度仅次于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年初受到纯电动系列战略失败的影响,而广汽集团遇到的问题是全面撤退。
2)两大合资公司“齐退出”,广汽丰田跌幅扩大
8月5日,广汽集团旗下两家合资公司中,依然坚持通过官方微博公布月度销量的广汽丰田发布销量海报显示7月销售59118辆,但未公布环比变化和累计销量,而只是额外介绍混动车型占比提升至53.2%,以及凯美瑞、塞纳、汉兰达的部分销量数据。
其实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对广汽集团的两大合资公司产生不好的预感了。
果不其然,广汽集团8月9日发布的产销报告显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7月销量同比再度下滑,已是集团整体连续第7个月下滑。
其中广汽本田7月销售3.3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8%、环比下降3.14%;1-7月累计销量24.12万辆,同比下降27.34%,集团内销量份额进一步萎缩至24.0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相较而言,累计销量份额接近40%的广汽丰田对广汽集团的冲击更为明显。
7月,广汽丰田销售汽车5.36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3.43%和23.51%。
公告中的月度销量较官方海报明显偏低,主要原因在于数据口径的差异,但从以往产销报告对比可以发现,今年7月广汽丰田月度销量高于1-7月累计销量,分别创下2019年、2020年以来同期新低。
令人意外的是,这基于广汽丰田今年推出了第九代凯美瑞、2024款雷凌185T、塞纳、汉兰达、威兰达、威飒豪华PLUS版等一大批新车。
而且与广汽本田形成最大反差的是,在广汽集团内部,广汽丰田无论从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来看,集团份额都在不断提升,累计销量份额提升至38.8%,逼近40%。
因此,2024年至今,广汽集团整体销量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广汽丰田难逃其咎,另一方面,广汽丰田本身,无论与今年5、6月份相比,还是回顾过去5年的表现,今年7月份同比降幅再度扩大,使得广汽集团整体销量企稳回升形成泡沫。
3)Aion 的错误:独立业务仅完成 30%
如果说广汽丰田的衰落是转型新能源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对于曾庆洪、冯兴亚执掌下的广汽集团来说,广汽Aion这张新能源领域最受瞩目的“名片”,在车市和资本市场都有着极大影响力,但最终均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8月1日,广汽Aion发布销量海报显示,7月销售35238辆,但同比变化情况也未公布。
随后,广汽集团发布产销报告显示,广汽Aion 7月销量为28287辆,不仅较官方海报少了近7000辆,同比下滑幅度更是高达37.17%,剔除春节影响后,跌幅位列Aion历史前3。
此外,1-7月广汽Aion累计销量仅为15.46万辆,同比下滑39.21%,无论是单月还是累计同比销量跌幅,Aion都是广汽集团内跌幅最大的。
至此,2024年1月之后,Aion的月销量已连续6年同比下滑,全年月均销量仅为2.21万辆,不仅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63万辆,也低于2023年月均4万辆的水平,高光时刻正在渐渐消逝。
除了销量的低迷,Aion还引发了资本市场的“误解”。
8月初,有媒体报道称,在8月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招商公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广汽埃安将于近期在港股市场IPO筹备,目前,上市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引发人们关注。
虽然广汽Aion迅速向媒体回应称,这是公司内部资产处置过程,与香港IPO并无直接关系,上述公告也在7天后被撤回,但广汽集团两只股票在8月初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目前均回落至7月上涨前的水平。
广汽乘用车7月同样未能带来利好消息,该公司7月销售汽车2.58万辆,同比下降17.7%,环比下降21.31%,1-7月累计销量21.47万辆,同比下降2.9%。
虽然广汽乘用车单月及累计销量同比降幅都不算太高,但结合Aion的表现,截至7月,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全年110万辆的目标完成率仅为33.57%。
4)未接管的旧工厂和新问题
8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汽FCA”)长沙工厂再次出售失败。
早在2022年10月,广汽集团就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破产申请,将对其进行资产重组。
今年7月,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长沙工厂首次拍卖,起拍价19.15亿元,不久后因无人竞标而流拍,8月第二次拍卖时起拍价又下调3.83亿元,因无人竞标而流拍。
雪上加霜的是,不久之后,合创汽车又新增7条股权冻结信息,共计4116万元,冻结期限为2024年8月15日至2027年8月14日。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即为上述股权冻结的公司。
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广汽吉奥,成立于2010年,2016年被广汽乘用车收购,生产传祺品牌产品。
2018年,广汽集团与蔚来合资成立了合创汽车前身广汽蔚来,2021年合创汽车以20.73亿元入股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
同年,广汽Aion引入新投资者广东筑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68.56%,与此同时蔚来汽车逐渐退出,广汽Aion才成为如今的合资造车企业。
广汽集团方面,Hycan成为一家合资公司,其中Aion持股20.54%,广汽集团持股4.46%。
2023年2月,广汽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合创汽车增资的议案》,广汽集团、广汽Aion分别对合创汽车增资1.07亿元、4.93亿元。
不过,公告显示,广汽集团董事关大元“认为合创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建议谨慎投资”。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