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双十一是电商企业最受欢迎的年度促销活动。为了短期内实现业绩增长最大化,商家和平台都会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大幅降价的促销活动。毕竟,低价冲动是消费市场上最简单、最有效的促销方式。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的双十一并没有延续往年的做法。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选择保持沉默,没有公布任何与双十一成交额相关的数据。只有一个回应:“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这种非正常的操作,显然与往年的做法完全不同。没有提及交易量,这让人感到惊讶和好奇。今年双十一的真实数字是多少?
相关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日上午8点,今年双11线上交易总额为5571亿元。相比之下,2021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达到9651亿元,天猫和京东的交易额分别达到5403亿和3491亿。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今年双十一线上交易额与去年有很大不同,差距巨大,达4080亿,同比暴跌42%。同样是双十一,与仅一年时间的2022年双十一显然有很大不同。惨淡。这也意味着连年持续暴涨的双十一交易量在今年结束了。
具体来说,根据公开数据,今年双十一线上销售额为5571亿元,其中天猫占比62.6%,京东占比27.1%,拼多多占比6.7%,其他占比3.6%。天猫和京东仍然继续是今年双十一的领先电商平台,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表现并不理想。与去年双十一同期相比,均出现了40%以上的下降。可见,今年双十一期间“买”的热情明显下降,以至于尽管受到大幅降价的诱惑,但往年的购买力却并未恢复。

至于一向热衷于炫耀业绩的天猫和京东,今年突然一变常态,不再公布各自的双十一销量。目前看来,这很可能是出于糟糕的性能考虑。毕竟这么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每年持续上涨的抢眼销售报告。今年业绩下滑如此之大,显然没有值得电商平台的宣传点。不难理解今年双十一惨淡至极的原因。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消费下降,极大限制了大家的购买力。人们并不富裕,没有时间和金钱去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支出。
另一方面,交易额占比较大的高价产品主要是手机、家电等品类。由于此类产品均价较高,且具有产品更新迭代快的特点,因此在双十一进行销售。占总销售额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品类商品。
不幸的是,由于市场竞争和经济低迷等因素,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非常惨淡。已连续三个季度低迷。销售额一度回落至十年前的水平。手机厂商感受到了较大的库存压力。虽然各大厂商在双十一期间推出了大幅降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销量的短期增长,但新款手机的需求却在逐年明显减少,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不再是最重要的。追求新车型、新配置,普遍偏好“流畅、无卡顿、够用”。
此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对今年的双十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先涨价后降价的“老套路”、部分地区因疫情导致快递无法配送、直播电商新业态兴起等因素,都限制了大家的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双十一的疯狂消费。热情。
总体来看,全网交易额暴跌42%,这意味着今年注定是“史上最糟糕的双十一”。考虑到面子,天猫和京东保持沉默,没有提及交易量和战报。不过,也不难理解,在疫情反复、经济低迷、市场萧条、企业倒闭、员工裁员的环境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并不轻松。即使面对双十一诸多优惠、降价活动,我们也不能随意“买买买”。 “大家都没有钱,这也是导致今年双十一惨淡的主要因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