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话题开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不知道大伙儿第一次接触电视盒子是什么时候?
我记得我初次见到电视接收器,是在大学二年级那个夏天,当时家里电视机最多只能接收52个频道,一个能够任意选择观看内容的设备,着实让人向往。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诸如天猫魔盒之类的产品在当时看来堪称奇迹,只需接入电视机即可立刻操作,众多直播软件和影音站点都能随意调用,即便是广电部门费心打造的高清频道也能够轻松兼容。
要不是上头的大手一把捏下来,估摸着电视盒子还能风光好多年。
实在令人惋惜,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25年这个年份,倘若有人提及想要购置一个电视接收设备,极有可能引来周围众多人的惊讶神色。
毕竟,十数年光阴,电视行业早已实现智能化升级。如今随便购置一台智能电视,就能直接获得诸多智能应用,另外再添置一个机顶盒,确实显得多此一举。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两款电视盒子新品却悄然到来了。
(图源:小米)
昨晚小米盒子5系列毫无征兆地发布,没有任何事先的宣传铺垫,要知道上一代产品小米盒子4s Max还是2022年推出的,两者之间相隔了整整三年,这个时间间隔长得让人怀疑小米是不是已经不再继续发展这个系列了
关于小米为何能在产品低迷期再度复出,持续三年的探索,又为小米盒子5系列带来了哪些改进,请允许我详细说明。
这一次,配置有升级
这次小米盒子5系列的更新,包含了两款定位不同的产品。
首先介绍小米盒子5,从硬件参数来看,小米公司宣称它配备了四核A55中央处理器,Mail-G310 V2图形处理器,参照小米盒子系列往年的技术方案,这种组合极有可能是一颗由晶晨半导体提供的系统级芯片。
(图源:小米)
这款芯片最突出的优势,在于运用了较为前沿的6纳米制造技术,持续使用时,能量消耗和热量散发都会有所减少,通过测试发现,单线程处理能力达到了196点,而多线程表现则为689点,同时内存数据传输效率也提高了四分之一。
这个数据表面看来或许不够突出,在哔站网友统计的TV端SoC排行榜中,它依然能够位列前四,甚至能够与联发科最新的电视芯片展开激烈竞争,然而,若与某些特定标准相比,它仍然存在明显的落后。
(图源:凡兴分享)
幸运的是,这个不足之处好像不会对观看电影造成什么大的干扰,因为采用了更新的处理器构造,小米盒子5不仅能够处理超高清动态影像的解码,还拥有了影院级别的视听技术,包括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DTS:X以及人工智能画质优化等众多特性。
那2GB与32GB组合的存储方案,或许会令购买者感到手头拮据。
在接口配置上,这款小型入门级电视盒子设计得较为精简,除了必备的电源端口和HDMI端口,仅设置了一个USB 2.0接口,其他如网络线接口和AV复合视频输出接口均未提供。
(图源:小米)
没有网线接口可以理解,毕竟小米盒子5支持双频Wi-Fi 6,具备2×2 MU-MIMO功能,理论最高速度能达到866兆,这比一般入门电视盒子配备的百兆有线端口快得多,足够满足大多数大流量使用需求。
(图源:小米)
视频输出方面,HDMI是当前最普遍的连接方式,小米盒子5的产品介绍没有明确说明接口规格,我推测它采用的是常规的HDMI 2.0版本,不过,它也不可能传输高刷新率的画面。
令人费解的是,小米这次移除了音频视频输出端口,八零、九零年代的朋友,对此端口应当很熟悉,过去电视的主要连接方式就是它,电视机顶盒原本就是为了适配陈旧的电视设备而设计的。
这样一砍,多少有些舍本而逐末的感觉。
那个单独的USB接口,主要用来接入各类外部配件,诸如U盘或移动硬盘等。电视盒子以及电视机本身,其内部存储空间都相当有限,想要播放高清的本地文件,要么借助USB端口连接外部存储装置,要么利用局域网访问NAS等外置存储设备里的资料。
现在,多数电视接收设备和智能电视都设有USB接口,唯有像Apple TV这样的个别产品,会彻底取消USB接口,仅利用网络来访问外部数据。
关于另外一种产品,即小米盒子 5 Max,它仅将内存容量和存储空间提升至4GB和64GB,其他方面的设定大体上没有变动。
(图源:小米)
价格方面,标准版售价为299元,Max版售价为499元,目前已经开始接受预定,正式发售日期为5月15日晚上。
说实话,小米盒子5系列的综合性能并不突出,只能算是入门级产品里比较满意的,具备4K播放能力、杜比视界技术、操作流畅的系统以及完善的生态,应有的连接端口也都配备齐全,对于299元的售价而言,这属于中等偏上的表现。
小雷感到十分意外,目前不少最新款的低端电视机,竟然还在采用A35这种过时的处理器,内存空间甚至能压缩到1.5GB,主要目标是保证系统能够启动,并且能够播放广告内容。
这种时候,低价入门盒子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谁还在买电视盒子?
电视盒子行业萎靡,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
最近,洛图科技公布的年度深度分析报告表明,去年全年,中国智能盒子全渠道销售数量为249万台,较2023年,市场销售量下滑了20.4%,与十年前即2014年的数据相比,市场整体规模更是缩小到不足当年的五分之一。
(图源:洛图科技)
为什么会这样?
电视行业面临困境,由于网络文化风行,手机和平板等触控便捷的设备,以及新兴的私人影院,都能在各种场合满足人们的视听享受,因此电视的利用率有所下降,常常被闲置在客厅作为装饰品。
其次,智能电视的接受程度持续提高,同时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性价比高的新型电视,尤其是海信、TCL这两家领先企业的产品最为突出,只需两千到三千元便可享受到它们为电视设计的操作系统和卓越的画质,这就使得智能盒子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图源:海信)
那么,还有哪些人在买电视盒子?
小雷发现买电视盒子的人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着的老电视还不是智能的,得靠盒子才能用上智能功能;另一种是对自家的智能电视不太满意,想加个盒子来提升使用感受。
现阶段,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在第二种群体里,却有一些热衷技术的用户,有必要加以探讨。
苹果设备的使用者,实际上不少电子发烧友都会给自己的电视加装一个苹果机顶盒,主要因为Apple TV的运行能力出色,而且系统操作简便,不会像安卓电视系统那样堆砌过多花哨的功能,导致使用感受很差。
因而,虽然苹果电视未曾在中国内地发售,而且售价高昂,却依然拥有一大批使用者。
(图源:苹果)
购买安卓电视盒子的用户,通常是因为电视本身的性能过于落后,不仅广告和营销信息干扰严重,系统桌面本身也非常迟缓,糟糕的处理能力甚至无法保证应用的顺畅使用。
比如小米新出的Redmi G Pro 27U显示器,它带电视功能,之前也碰到过宣传推广方面的麻烦。
最荒唐的是,为了促使你购买系统内置会员,部分电视制造商甚至会阻止其他软件的安装,所以,为了确保正常使用感受,或者提升附加软件的趣味性,都很有必要购置一个电视接收设备。
从这个角度讲,电视盒子之所以尚有立足之地,根本原因在于一些电视制造商对用户感受的不够重视。
市场竞争异常残酷时,电视制造商通常把大尺寸和低价格当作最抢眼的主打亮点,对于不太容易被察觉的技术参数,则尽量压缩成本。
(图源:TCL)
幸运的是,现阶段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关注到系统过于臃肿、广告泛滥的问题,无论是TCL推出的灵控桌面,还是海信推出的星聚桌面,都能提供良好的使用感受,它们都在努力满足用户希望将电视转变为专用影音工具的愿望。
但是并非所有生产者都能实现系统优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接收设备依然存在需要满足的需求。
售价从299元起步的小米盒子5系列,凭借其在这个价位上表现尚可的内部配置,以及种类繁多的连接端口,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
这件事让小雷想到一个说法,就是再微不足道的领域,只要存在赚钱的机会,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小米,也会参与其中,更何况这个市场还能跟自家的设备产品线结合,那些原本被忽视的领域会开始尝试,就连以前被当作无用的东西也会重新考虑。
根据小雷的判断,假如你现有的电视设备比较陈旧,并且经常在使用时遇到反应迟缓或者突然中断的现象,那么就有必要考虑购买这类产品,以此来提升观看感受。
但是,若你拥有中端或高端电视,那么就不必购置基础款电视盒子,否则就属于逆向提升,定位与配置更优的Apple TV等设备,乃至索尼PS5和微软Xbox,也许都能为你提供更佳的使用感受。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