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遭受巨额亏损
过去,永辉业绩逐年增长,全部盈利,因此受到业界的青睐,也受到资本投资者的青睐。
2014年,乳业国际以56.9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0%股权;
2015年,京东以43.1亿元收购永辉超市10%股份;
2017年,腾讯以42亿收购永辉超市5%的股份。
当然,股价也一直在上涨,2018年销售额和市值都突破了1000亿。我依稀记得有1000亿美元的市值,但很模糊。
稍后我们会讲19到24的经历。 9月24日,名创优品以62.9亿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份。所有人都震惊了。投资腾讯的同学可能都哭晕在厕所了。按照这笔交易的对价,2017年的42亿现在价值10.7亿,7年折价250%。
问:腾讯损失了多少钱?
胖东来救不了永辉
近两年,来自许昌的胖东来在超市圈子里人气很高。圈内圈外的人们都去那里朝圣。于东来也非常热心,带领团队为有困难的超市提供帮助。胖东来整顿过程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永辉。虽然整改后的门店业绩明显好转,但我并不看好。
胖东来的成功靠的是人治。说白了,就是于东来,不是别人。他自己说,如果他离开,最好的结果就是把公司分了,然后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赚几千万美元。
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他的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工作流程,但只有他的表面功夫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如增加员工收入。永辉对门店的整顿只是增加了工资,但他可以提高门店的利润。分配给员工?
猫已经学会了老虎的脚步。它仍然是猫,本质没有改变。仅仅在运营层面进行调整,短期内会有所改善,但长期来看不会有大的改善,也不会改变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京东、腾讯救市失败
早些时候,腾讯和京东出手救援。救援是目前的观点。那时,他们正在努力创新。
与腾讯的合作较早。当时没有业绩下滑,没有亏损,所以我们在一个好的阶段不断创新,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些合作,在探索数字化和即时零售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基本达到预期,有的超出预期。
既然和腾讯合作项目成功了,为什么永辉没有继续成长呢?
因为与腾讯、京东的合作是在技术层面,主要是业务的数字化和销售渠道的线上化。这些都是时代的潮流。永辉所做的只是为了跟上科技的浪潮,不让自己落后。
如果他不做数字化、网络化,现在的情况会更糟。不信你看看家乐福,再看看苏宁电器、国美电器。
京东和腾讯并不是没有拯救永辉,而是他们在技术层面帮助永辉没有落后、被时代抛弃。
名创优品为什么可以?
胖东来拯救不了永辉,因为永辉不是于东来创立的。腾讯和京东在数字化、线上化方面的助力,只能帮助永辉与时俱进。那么名创优品为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本次投资有以下三个不同点:
首先,名创优品占据了绝对的股份,这绝对不是简单的金融投资。
虽然乳业国际投资比例不低,但张氏兄弟一致行动,仍具有控股地位。虽然他们都拥有董事会席位,并一度担任过董事长,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掌舵人仍然是张某。兄弟。牛奶国际对永辉的影响力和帮助并不大,尚未达到战略投资的程度。
叶国富(名创优品创始人)虽然不懂得整合,但绝对不是金融投资。他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是有绝对话语权支撑的。
其次,名创优品比京东、腾讯更专注。它将重点关注永辉。
牛奶国际、腾讯、京东对永辉的投资只是他们的一个小项目,占整个投资的比例很小。得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这两天名创优品的跌势来看,就知道这笔投资对于他们整个公司的分量,名创优品肯定会非常重视。
过去,投资者的实际交易者是职业经理人,但名创投资的实际决策者和交易者是叶国富。永辉的投资和运营或许是继名创优品之后他要攀登的更高的地方。的山峰。叶国富团队对永辉的投资肯定会更高。
第三,名创优品的零售经验和资源更适合永辉。
名创优品的发展与永辉有相似之处。是在零售的道路上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这种体验是京东、腾讯无法比拟的。他们更懂零售,知道如何从商业模式上进行转型,而不是仅仅在技术层面(数字化)和执行层面(提高员工工资)进行调整。
只有商业模式的调整,才能真正将永辉推向下一个增长曲线。除了创始人团队之外,就只剩下另一个有经验、有决心、有资源的创业团队了。
名创优品的经验和资源显然比其他投资者更匹配,这是其他拯救永辉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我非常看好永辉被名创优品收购后的转型,因为它具备足够的条件:话语权、决心、经验和资源。让我们一起期待、观察。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拙见。欢迎批评和讨论。您如何看待名创优品的收购?能拯救永辉吗?
推荐:
·······结尾·······
这是大象日报更新的第17天
每日持续更新,解决实际运营问题,让部分运营先繁荣起来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大象私域联盟”
为您提供私域实战案例、私域方法论以及实施流程和工具,
与更多合作伙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私营企业盈利之路。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