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产假是男性员工在妻子和孩子生育期间照顾和照顾的权利。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鼓励生育的措施,增加或延长男性陪产假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陪产假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应对陪产假制度做出具体安排,强制休假。工人最好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自己的休假权利。在此期间,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减轻企业负担。
“爸爸”因休陪产假被非法解雇
2022年12月,王某加入某文化公司担任人力资源行政总监,并与该单位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王某通过该公司申请了陪产假。 2023年3月内部办公制度,但公司没有批准。随后,王某仍坚持“依法休陪产假”15天。
放假期间,文化公司给他打电话,通知他因缺勤而解除劳动合同。 2023年4月1日王某返岗后,文化公司向王某发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称双方将于2023年3月12日解除试用劳动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王某享有15天陪产假,工资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27日。王某认为文化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遂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文化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及其他费用。经审理,仲裁判决文化公司向王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8000余元,并支付工资差额17000余元。文化公司不服,诉至法院。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文化公司无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构成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向王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因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明王某于2023年3月缺勤,且王某休陪产假期间工资不能减少,法院判决公司支付王某工资差额。
超过 40% 的受访员工从未休过陪产假
在家庭中,夫妻共同承担生育的责任。陪产假的设立有助于减轻有孩子家庭的负担,让男性更好地参与抚养孩子的过程。该制度还有助于减少对妇女的就业歧视。目前,各地规定男性的陪产假天数从15天到30天不等,很多地方是15天。
事实上,许多男性员工并不享受陪产假。北京市总工会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41.78%的受访员工从未休过陪产假,39%的受访员工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规定了陪产假。有些员工虽然知道所在单位提供陪产假,但因为担心影响工作而选择不休。比例达到64.53%。
对于陪产假政策,网友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表示,陪产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不少尴尬,比如用人单位不愿全额审批、男员工不知道陪产假天数等。
“实行陪产假,关键是谁支付陪产假工资。”北京东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向东说,他举了自己公司的例子。公司员工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岗位是“胡萝卜和坑”。如果多名员工同时休陪产假,公司将承受沉重的负担。
2022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总工会提交的部门提案要求将职工陪产假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改为“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减轻负担关于雇主。
依法保障职工陪产假权益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庭法官程惠兵建议,用人单位应在规章制度中完善陪产假规定,不得无故拒绝劳动者休假审批。对于重要岗位、周期性工作等客观情况,确实不可能允许工人一次性休假。 ,应与员工协商沟通,共同确定弹性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
“用人单位要承担社会责任,关爱员工,保障员工依法享有陪产假,不得降低员工在此期间的工资。”程惠兵说。
北京市总工会模范职工法律服务团成员、北京千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立军认为,鼓励生育二三孩,用人单位也应该严格落实和落实相关政策。北京优化生育政策相关规定,不仅为女职工休产假提供激励,还赋予男职工陪产假权利。
吴立军表示,用人单位作为管理者,对劳动者拥有管理权。但用人单位行使经营权的界限和方式应当是善意的。劳动者享受陪产假时,用人单位应当尽力体恤劳动者,妥善安排工作并提供关心和支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