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鲜农产品电商
生鲜食品是指未经烹调、生产等深加工而销售,仅保持新鲜并简单安排销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产品。 。生鲜产品的特性和储存条件基本相同。它们需要保持新鲜、冷藏和冷冻;属于散装货物,需要通过称重和条码进行销售;它们的保质期相对较短;而且与消费习惯也有密切关系。目前,生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干货及日用品、熟食和糕点等。
生鲜电商,简称生鲜电商,是指利用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产品,如生鲜水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是伴随着电商发展的大趋势而发展的。 2012年被视为生鲜电商发展元年。
生鲜电商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而发展,越来越多的生鲜模式涌现,如综合电商平台、物流电商、食品供应商、垂直电商、农场直销等, etc。
2. 开发流程
1、第一阶段,2005-2012年
2005年,易果网成立。 2008年,出现了主打有机食品的和乐康、脱脱公,这些公司都是以利基市场起家的。在此期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众多消费者对优质安全食材的需求。这让很多企业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 2009年至2012年间,出现了许多产品。生鲜电商企业数量众多。太多的商家进入这个行业,这也导致了行业泡沫的产生。当时的市场需求还没有那么大,生鲜电商模式也是普通电商模式的复制。最终,很多公司破产了。
这一阶段的结束,以北京“有财网”于2013年初寻求转让、上海“天仙配”被转售为标志。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家都是有机绿色蔬菜电商公司。 ,你一定知道以前在中国要找到这样的食物是多么的困难。
2、第二阶段,2012年至2013年
生鲜电商的转型也从2012年底开始,当时刚刚成立一年的生鲜电商公司“奔生活”凭借“楚城来了”的事件营销走红到北京”。随后又在2013年春天挑起了“北京荔枝大战”,此时生鲜电商的兴起再次引发热议。这一时期,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生鲜电商企业探索更多模式。第二阶段显然比第一阶段更加重要。
3、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

处于创业第二阶段的生鲜电商中,顺丰精选、生活溯源、一号生鲜、原生活、脱脱公社,以美味七七、福田、蔡管家、15分等为代表的商家已入驻。均获得强势资本注入,且各家公司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从而上演了一场生鲜电商备战之战。在此期间,b2c、c2c、o2o等多种模式得到充分展现,日益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工具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一阶段最显着的特点是,生鲜电商已经从当初的小而美,转变为如今的大而全。几乎涉及所有生鲜品类,人们的生鲜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随着逐渐转向电子商务,巨大的商机不得不令互联网巨头觊觎。 2013年底、2014年初,天猫、京东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和其他行业一样,只要有巨头介入,就会有整合、并购。因此,未来生鲜电商将进入资源整合和格局变革阶段。
3. 问题
事实上,目前农产品电商的生存状况并不好。以重庆为例。 2013年以来,重庆涌现出每日生鲜网、奇艺网、田园优选、九客米等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其中一些甚至已经成长为行业样本。例如,每日生鲜网依托物联网技术,布局线下“电子菜箱”,引领生鲜农产品电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天元精选整合了西南地区数百家农业合作社,号称比实体店便宜20%以上。
然而现实却是,被誉为电商“最后一块肉”的生鲜电商,却成为“最难啃的骨头”。在那些曾经名声大噪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中,有的投入巨资却持续亏损,有的处于“半瘫痪”状态,有的早已销声匿迹。在渝北鲁能星城、邻近的云湖天都等社区,每日优鲜斥巨资打造的“电子菜箱”已经消失。记者联系每日新鲜获悉,每日新鲜虽然仍有线上平台,但线下业务已暂停一年多。
被誉为“重庆第一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天元优选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登录其网站发现,虽然网上销售的产品有上百种,但买家却屈指可数。该平台正在调整升级,目前已损失数百万元。
为什么这么多平台要么半途而废,要么苦苦挣扎?主要原因是模式和管理问题。想要发展农产品电商,当然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而必须另辟蹊径。了解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什么。它不是靠烧钱,而是充分考虑生鲜农产品这种特殊商品的特点,依靠管理、细节等被别人忽视的做法来实现这个项目的盈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上农产品电商平台。成功之路。
1、物流配送成本高
生鲜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属性,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又要保证配送的速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大得多。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国内一线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国内冷链物流的成本让很多电商企业望而却步。
2、流通环节损失较大
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要经过生产、收购、产地批发市场、运输、销售批发市场、运输等环节。环节多、产业链过长、流通时间长,造成农产品损失较大。此外,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以常温或自然物流为主,物流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率较高。农产品从生产产地到终端销售物流。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渠道长,对农产品质量也产生很大影响。
3、运营管理成本高
传统生鲜农产品电商往往从一开始就租用店面进行运营,并招募大量员工来执行采购、运输、分类、配送、管理等工作,需要承担店面租金、店面等多重成本。装修、员工工资、奖金、福利也背离了互联网模式的核心价值和优势。
4、客户定位不准确
目标群体定位是农产品电商平台首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目标群体定位于老年人或者基本无法上网的低消费能力人群,那么显然就要面临损失。
5、单价居高不下
在运送新鲜农产品时,较易碎的食品必须用独特的气泡包装纸包裹。为了防止物流过程中的碰撞,还包括防阻层。不同类别的货物需要配备不同的箱子。这3种包装成本从10元到10元不等,意味着每个客户的单价至少需要100元才能达到平衡。此外,大部分生鲜食品需要冷链配送,成本是普通常温配送的130%。无论如何压缩,每个物流订单的价格都不会低于10元,不利于竞争。
4、发展机会
我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工商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农产品、工业品价格倒挂问题目前已经到了可以有条件、快速解决的阶段。现在,我们的农产品价格比以前上涨很快。一百元一斤的牛肉,已经不再是人们不敢想的事情了。几十元一斤的水果也上市了。很常见。以前每斤几毛钱、两三块钱的水果,现在可以轻松快速地涨到十块钱、二十块钱一斤的水平。而且随着中国gdp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当我们每个人在吃饭的原料上投入很少的时候,原料的问题就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过去,农产品在田间几毛钱,运输一两块钱,到码头收购几块钱,到达餐桌每斤几十块钱。现在我们要通过电商从农业直接到终端消费,省掉所有中间流通环节,直接化。这样,涉农生产环节的利润率大大提高,农产品价格也就随之发展。从趋势来看,现在正处于剧烈变化的阶段。可能在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时候,会和以前不一样。人们也接受这种模式,并且很容易产生更好的利润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