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的石岛新港口岸,华东明珠8号等数艘外国籍货轮已停靠,正在进行集装箱货物的卸载作业。这一场景由李信君先生用镜头捕捉,收录于中经视觉图片库。
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义综合保税区的京东仓库里,工作人员正在搬运进口货物。这一幕由时宽兵先生用镜头捕捉,记录下了这一场景。
“嘉华宁波”号货轮满载跨境电商商品,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进行货物装卸作业。这一场景被新华社记者江汉先生用镜头记录下来。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规模不断壮大,品质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及全球经贸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6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8%。在过去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的贸易规模实现了超过10倍的飞跃。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2万家,这些企业在海外累计注册的商标数量也已超过3万个。跨境电商在拓展“全球销售”领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同时,其在“全球采购”方面的优势也持续显现。
新业态提升贸易效率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充当着我国外贸发展的风向标角色。在2024年春季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上,主办方首次设立了跨境电商及海外仓展示专区,并且实现了连续举办三期展会的创新举措。面对跨境电商成为对外贸易转型新趋势的当下,有着悠久历史的广交会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通过培育新业态为外贸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罗立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始终超过我国整体贸易的增长速度,其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也在持续上升。这一现象反映出了我国外贸在传统优势与新兴优势之间的转变,而跨境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正是这一转变的缩影。
在2024年,我国颁布的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的政策措施中,跨境电商领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自2024年6月《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发布以来,至11月《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一系列政策集中关注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致力于推动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助力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规模保持稳定,不断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的新优势。
去年,我国外贸主要省份在压力之下稳步前进,整体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具体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全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了9.11万亿元、5.62万亿元、5.26万亿元、4.27万亿元以及3.61万亿元。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正为这些地区的外贸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电商企业仓库中,各式贸易方式的包裹正依据订单要求进行精心组合与打包。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集拼的效率,还确保了快速出仓。次日,这些包裹将搭乘航班,被送往全球各地。截至目前,广州口岸已经吸引了超过1000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并构建起了政策、平台、物流、金融为一体的完整跨境电商生态系统。2015年到2023年,广东省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实现了显著增长,从最初的113亿元飙升至8433亿元,这一增速年均达到了71.4%,在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中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
上海海关近期在跨境电商出口领域进行了多元化探索,成功开通了跨境电商“9610”海运出口新通道,并开始试点邮路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同时,该海关还积极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的新模式,致力于提高上海口岸跨境电商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据上海海关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海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的订单量实现了12.4%的同比增长。
2025年,我国外贸所遭遇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问题颇为严峻。桑百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的院长,在分析中指出,贸易数字化的推进显著提高了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手段的效率,有效降低了买卖双方在信息获取上的不均衡,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跨境电商无疑将继续成为中国外贸新动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AI技术拓展市场新机遇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的全年进出口总额较2020年增长了1万亿元。在众多拥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中,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已超过12万家。这些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持续攀升,创下了新的历史最高纪录。在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跨境电商领域也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动向和变化。
AI技术的广泛推广与运用,为中国跨境电商加速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针对跨境商家特别设计的AI工具。这些工具包括文本翻译、关键词挖掘、商品详情页创作以及市场分析等多个领域,为商家提供了全面智能化的服务支持。借助这些AI工具进行优化的商品,在海外买家搜索和购买时更具优势。据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三万家中小企业开始使用阿里国际站的人工智能商业助手。
专家指出,从事跨境电商活动时,常常会遇到语言及文化的障碍。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高效解析客户咨询,持续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解决多种语言难题,助力商家以较低成本提供高品质服务。
同时,跨境电商也为世界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机遇。
浙江宁波在2024年的“双11”购物节期间,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依然以食品、美妆产品和保健品为主导,这些热销商品源自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宁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种类已经涵盖了接近600种不同税号的商品。
山西的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自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业务之后,引进的进口商品种类已经超过了2000种,这大大丰富了国内消费者的购物选择,满足了他们对于多元化、多样化商品的需求。
北京天竺综保区与首都国际机场口岸快件中心的跨境电商监管库内,自动分拣传送带忙碌不停,一包包进口美妆产品正待启程。库外,数十辆卡车依次排队等待进入区域,确保商品能以最迅捷的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在2024年的“双11”购物节期间,北京跨境电商的零售进出口总额突破了8500万元大关,其中进口商品的价值达到了约5900万元。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4年12月份,我国进口消费品的总额达到了1678.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打破了自过去21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较上个月实现了14.4%的同比增长。
王令浚副署长在海关总署的介绍中提到,2024年,我国与联合国统计分组中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进出口往来,出口和进口的合作伙伴数量分别比2023年有所上升,出口伙伴增加了1个,进口伙伴增加了4个,并且与超过160个合作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额实现了增长。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跨境电商的兴起与全球数字化潮流息息相关。这不仅在交易速度和便利性上有所体现,更在供应链管理、海外仓储布局以及品牌塑造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技术的深入应用。在面临复杂且严峻的外部环境时,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创新变革来应对市场的变化,持续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为我国外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024年,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步伐,并鼓励“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模式。众多传统外贸企业依托于本地特色产业带,积极推动自主品牌实现线上升级,从而持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实力。
浙江义乌的产业带借助跨境电商这一平台,成功拓展了国际市场,促进了小商品的广泛出口;广东深圳的电子产业带依托技术革新和迅速的市场反应,在跨境电商行业中打造了一个稳固的供应链网络;福建泉州的鞋服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的转型,直接满足了海外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增强了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洪勇,作为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的智库专家,指出,“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结合模式”不仅对增强当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还能推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此模式通过发挥产业带内企业的集聚优势,显著减少了单个企业的运营费用,同时增强了整个供应链的适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正运用智能化手段来改善物流运作,从而增强供应链的可见性与运作效率。展望未来,跨境电商领域将更加倚重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推动整个供应链向数字化全面转型。
罗立彬提出,要充分展现跨境电商带来的我国外贸新优势,政策层面需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激励企业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勇于创新,并完善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
2025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将遭遇更为繁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专家们提出,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商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企业自身则需强化创新实力,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并且主动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打造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从而提升自身的风险抵御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必须持续扩大国际合作的领域,主动投身于跨境电商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以便为企业带来更为宽广的国际市场发展机会。(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