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迎来历史性时刻!
4月初(两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的临界点。
三个月后的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占比达到50.8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超越燃油汽车。
这意味着,今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传统燃油汽车将成为少数,中国品牌正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把口号变成现实,比国家原定的2035年规划目标提前了11年。
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比亚迪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为加速新能源对燃油汽车替代再次提供有力支撑。
王传福预测燃油汽车将失去主动权
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早在3月份,王传福就预测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50%,如今,这一预测得到了验证,表明中国新能源车型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
其中比亚迪汽车销量遥遥领先,今年5月推出第五代DM技术,覆盖从轿车到SUV车型,助力销量再度飙升,7月销量达34.23万辆,同比增长28.8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奇瑞、吉利、长安等中国领先品牌也在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蔚来、小鹏、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的加入更是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压力直接给予了以生产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
目前合资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确实日子不好过,6月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向新能源转型较慢的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仅为7.4%。
主要合资车系市场占有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6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占比18.6%,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占比14.3%,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零售份额占比6.3%,同比减少2.9个百分点。
即便是大众、丰田这样的强势品牌,也不得不面对销量下滑的现实,订单萎缩、销量暴跌、经销商退出、价格崩盘、保值率降低成为合资品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时代变迁中,曾经强势掌握在合资品牌手中的主动权正在逐渐丧失。
创新技术颠覆市场格局 中国品牌走出去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越燃油汽车,并重塑了市场格局。这一历史性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保持技术领先,中国品牌不断加大投入,近4年来中国主流汽车品牌研发投入是4年前的2.5倍,仅比亚迪一家,2023年研发投入就接近400亿元。华为、蔚来、奇瑞等均拥有在汽车市场独树一帜的核心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差距对燃油汽车进行“技术压制”。
在先进技术的赋能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静音、智能化等各方面均超越了传统燃油车。以比亚迪秦L DM-i为例,这款车型搭载了第五代DM技术,油耗迈入20位数时代,最大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公里,价格比同级别合资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为其买单,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首先考虑国产新能源产品,抛弃传统燃油车。
而且“国家队”在政策方面也频频出手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大报废汽车补贴力度,并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中国新能源品牌还从电池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互联网生态圈进行了深度布局,开启了全产业链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日益凸显,已屹立于世界之巅,为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2023年中国将以491万辆的出口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整车293.2万辆,同比增长25.3%,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加速走向世界,通过海外市场拉动销量,实现中国汽车向合资企业反向技术输出。
吉多切观点:新能源浪潮汹涌,时代变迁,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正面临困境,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创新技术、国家政策、智能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销量和市场份额大幅超前,不断创下新高,全面超越燃油车。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扬帆起航,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迎来历史性时刻!
4月初(两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的临界点。
三个月后的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占比达到50.8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超越燃油汽车。
这意味着,今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传统燃油汽车将成为少数,中国品牌正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把口号变成现实,比国家原定的2035年规划目标提前了11年。
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比亚迪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为加速新能源对燃油汽车替代再次提供有力支撑。
王传福预测燃油汽车将失去主动权
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早在3月份,王传福就预测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50%,如今,这一预测得到了验证,表明中国新能源车型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
其中比亚迪汽车销量遥遥领先,今年5月推出第五代DM技术,覆盖从轿车到SUV车型,助力销量再度回升,7月销量达34.23万辆,同比增长28.8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奇瑞、吉利、长安等中国领先品牌也在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蔚来、小鹏、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的加入更是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压力直接给予了以生产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
目前合资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确实日子不好过,6月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向新能源转型较慢的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仅为7.4%。
主要合资车系市场占有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6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占比18.6%,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占比14.3%,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零售份额占比6.3%,同比减少2.9个百分点。
即便是大众、丰田这样的强势品牌,也不得不面对销量下滑的现实,订单萎缩、销量暴跌、经销商退出、价格崩盘、保值率降低成为合资品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时代变迁中,曾经强势掌握在合资品牌手中的主动权正在逐渐丧失。
创新技术颠覆市场格局 中国品牌走出去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越燃油汽车,并重塑了市场格局。这一历史性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保持技术领先,中国品牌不断加大投入,近4年来中国主流汽车品牌研发投入是4年前的2.5倍,仅比亚迪一家,2023年研发投入就接近400亿元。华为、蔚来、奇瑞等均拥有在汽车市场独树一帜的核心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差距对燃油汽车进行“技术压制”。
在先进技术的赋能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静音、智能化等各方面均超越了传统燃油车。以比亚迪秦L DM-i为例,这款车型搭载了第五代DM技术,油耗迈入20位数时代,最大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公里,价格比同级别合资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为其买单,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首先考虑国产新能源产品,抛弃传统燃油车。
而且“国家队”在政策方面也频频出手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大报废汽车补贴力度,并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中国新能源品牌还从电池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互联网生态圈进行了深度布局,开启了全产业链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日益凸显,已屹立于世界之巅,为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2023年中国将以491万辆的出口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整车293.2万辆,同比增长25.3%,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加速走向世界,通过海外市场拉动销量,实现中国汽车向合资企业反向技术输出。
吉多切观点:新能源浪潮汹涌,时代变迁,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正面临困境,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创新技术、国家政策、智能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销量和市场份额大幅超前,不断创下新高,全面超越燃油车。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扬帆起航,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模型
2024 款 - 插电式混合动力 1.5L 101HP 建议售价 参考售价
2024款比亚迪秦L DM-i 80KM领先版
99,800
请求报价
+ 对比
99,800 起>
加1万元升级下一款车型,增加10项配置
2024款比亚迪秦L DM-i 80KM超越版
109,800
请求报价
+ 对比
起价 109,800 >
加1万元升级下一款车型,增加5种配置
2024款比亚迪秦L DM-i 120KM领先版
119,800
请求报价
+ 对比
起价 119,800 >
加1万元升级下一款车型,增加16项配置
2024款比亚迪秦L DM-i 120KM超越版
129,800
请求报价
+ 对比
起价 129,800 >
加1万元升级下一款车型,增加12项配置
2024款比亚迪秦L DM-i 120KM卓越版
139,800
请求报价
+ 对比
起价 139,800 >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