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只能“看”,也可以用来“听”。
近期,抖音正式推出了“听抖音”这一全新功能。用户只需在视频的右下角轻触“听抖音”按钮,便能够跳转至音频播放的小图界面。值得一提的是,“听抖音”功能具备后台播放的特点,即便用户离开抖音页面或手机屏幕锁定,依然可以继续收听内容。
相较于视频,音频更便于用户“释放双手”。观众无需持续盯着手机屏幕,尤其是面对那些耗时较长、信息量丰富的中长视频,音频以更为便捷的方式帮助用户吸收信息。
根据抖音官方提供的数据,在平台上播放的人文社科、财经以及时政类视频总时长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是通过“听抖音”这一功能实现的。
这表明,“抖音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长文本内容创作者吸引了流量。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质量中长视频出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抖音听”功能。长期来看,两者将形成一种积极的良性互动。
那么,该功能适用于哪些具体情境?它又对哪些类型的创作者有利?抖音音频功能的加强,对平台的内容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期,新榜编辑部采访了众多创作者,与他们探讨了各自的见解。
重音频轻画面,“听抖音”释放出哪些利好信号
“听抖音”功能内测已有一段时间。
据新榜编辑部透露,在测试阶段,用户通过长时间按压视频内容,能够进入“听抖音”的特定界面。随着“听抖音”功能的全面上线,即便视频右下角未显示“听抖音”的图标,用户依然可以通过长按视频的方式,直接跳转至功能页面,从而激活“听抖音”这一功能。
在“听抖音”模式下,用户能够自由调整音频的播放速度,范围从0.75倍到3倍不等。此外,他们还可以设定定时播放功能,选择在播放完整个集锦后自动关闭,或者设定在30、60、90分钟后自动关闭。
视频播放完毕后,系统会自动切换至该创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播放,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作品的播放顺序或设置成循环播放模式。
“通过抖音收听内容”不仅拥有了音频应用应有的基本特性,而且还助力内容制作者拓展了信息传播的多种可能渠道。
有粉丝反馈,他们在驾车途中收听了我的解说视频,觉得这样比以往观看视频更为便捷。抖音博主“张张别胡说”对于“听抖音”功能的最初印象,源自于他在评论区留下的留言。
作为一位广受关注的泛知识博主,“张张别胡说”主要在其账号上分享时政新闻解析和国际重大事件的评论。到目前为止,他在抖音平台上已经吸引了250万忠实粉丝。由于视频内容信息量较大,他的每期视频时长通常介于10至15分钟之间,这使其成为中等或较长的视频作品。
在他眼中,音频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如上下班途中、家务空档或是睡前独处等不同场合。使用者不仅能够有效利用零散时间,还能获得短暂的休憩,“通过听音频,人们可以放慢脚步、沉淀心灵,并汲取新的知识”。
“张张别胡说”的一期视频往往包括多个信息点
当内容的传播场景被拓宽,创作者也有了更多新机会。
一方面,通过“抖音”平台收听内容,更侧重于音频而非画面,这实际上减轻了创作者在视频制作过程中的负担。
“张张别胡说”这句话提醒我们,视频剪辑并非我的擅长之处,然而那独特的东北口音却已在粉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通过“听抖音”,我得以将声音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也有机会对音频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另一方面,抖音的播放方式更加多变,听众的平均收听时长也相对较长,这对那些文本功底深厚、专注于制作中长视频甚至超长视频的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自2024年6月份开始,抖音平台上“超长视频”的风潮一时无两。从耗时450分钟深入剖析经典著作《红楼梦》,到用900分钟的时间全面掌握高中数学知识,乃至用1000分钟的时间详细讲解电视剧《雍正王朝》,这些超长视频不仅收获了上亿的点赞和数千万的播放量,同时也为创作者们带来了从数万到数十万的粉丝增长。
这一情况至今仍在持续扩散,催生出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以不同视角呈现的中长篇热门视频。以“东兴苟十三”为例,他制作的视频时长往往超过一小时,讲述的是诸如苏东坡、杜甫等古代文人的故事,其中一条视频的点赞数更是高达179万。
比如,读书博主“七月狂奔”不仅能够细致地讲述李碧华的《饺子》和《吃燕窝糕的女人》,还深入剖析苏童《妻妾成群》中的神秘与诗意。她的视频时长从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她曾经担忧过视频的时长过长会影响到播放数据,但出乎意料的是,她的视频却获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如今在抖音上已经成为67万网友心中的赛博“读书伙伴”。
万物皆可收听,影视解说也不例外。
“东倾电影”专注于解析经典剧集,诸如《潜伏》和《大宅门》等,即便众多粉丝对影视画面及剧情内容已熟稔于心,他们仍能从该频道独特的见解中,体验到与众不同的“听剧”感受。
众多中长视频的涌现,证实了抖音用户对这类视频的强烈需求,同时为“听抖音”功能打下了坚实的素材基础。用户得以通过音频方式,更加集中地吸收信息,使得长篇内容得以充分展现,而观点也能得到充分的沉淀。
音频能为抖音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声音不仅是视频内容的核心要素,而且具有独立展现其独特魅力的潜力,近些年,音频产业亦不断展现出其增长的动力和潜力。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指出,在2024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群体已膨胀至7.4亿,我国声音经济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688.2亿元,并有望在2029年实现超过7400亿元的突破。
这表明,用户对声音经济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渐成熟,对“听抖音”这一功能的推出接受度更高,平台也因此降低了“教育成本”,无需投入过多资源去解释“听抖音”的具体内容,而是聚焦于探讨“为何选择‘听抖音’”这一核心问题。
根据最新数据,到了2025年3月,抖音及其极速版的应用月度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0亿大关;同时,抖音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时长达到了46.54小时,换算下来,每人每天的使用时长超过了1.55小时。
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使用时间的延长,不仅揭示了抖音用户参与度的上升,同时也昭示着用户行为模式正从基础的浏览与分享,向更深入的创作及社交互动方向发展。无论是从短篇内容向长篇内容的演变,还是从视频形式到音频形式的拓展,抖音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群体的需求都应得到充分重视。
在产品层面,抖音的功能模块持续拓展,音频功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与创作者的交流中,许多博主提及粉丝对“听抖音”功能的积极反馈,同时,也有用户表达了他们对于推出独立纯音频内容的期待。
音频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天地。创作者能够通过改善音频内容来吸引听众,例如,对内容结构进行优化、加强文本叙述的连贯性,从而提高听众的收听感受,并激发抖音平台上尚未被充分挖掘的音频消费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听抖音”这一功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可以进一步优化的潜力。例如,尚未设立一个汇集丰富音频内容的推荐广场页面,导致用户只能聆听个别创作者的作品,因而可供选择的内容相对较少。
一些创作者向我们反映,目前抖音创作者后台尚无法查看“听抖音”功能所生成的具体播放数据,例如音频的播放完成率是否会影响到作品的总体播放完成率,以及是否有可能增加作品被推荐的机会。
显而易见,这不仅是对抖音功能的升级,更是对其内容生态边界的拓宽。特别是在当前,众多内容平台纷纷推出了音频功能,比如B站的“听视频”、微信的“听一听”等,这些功能都是基于各自平台内的内容,以音频形式进行输出和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抖音更应把握住这一机遇。
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抖音能否凭借技术升级和策略支持,成功将音频场景转变为用户浏览内容的普遍选择,这或许还将对抖音的内容生态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