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因为移动通讯设备的广泛使用,许多人在选购手机保护膜时会考虑“抗蓝光”这一特性,销售方也经常承诺能够“阻挡九成九的有害蓝光”。此类防蓝光保护膜的效果,果真和宣传的一样好吗?最近,相关媒体人员针对手机保护膜是否含有防蓝光作用展开了全面探究。
平台商家主推“防蓝光”手机膜产品
部分网络购物平台上,众多销售手机贴膜的店铺都宣称其商品拥有“阻隔蓝光、保护视力、缓解视觉疲劳”等作用,其中“蓝光透过率低于百分之一”的广告词尤其容易招徕顾客下单。
调查得知,一些实体店铺正积极宣传具备“视力保护”作用的手机贴膜产品。
记者从线上和线下众多店铺购入9种标榜能阻隔蓝光的手机膜,价格区间为9.8元至140元,所有产品都声称具备防蓝光特性。
总台记者郑雨龙表示,他手上有两款防蓝光膜,其中一款是单层涂层的,另一款是多模涂层的,两者价格相差六十元上下。从外表观察,样品二的色调和明亮度都比样品一更重一些。
湖南永州某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员李平表示,第一种样品的蓝光阻挡效果为42.2%,光线穿透程度达到91.2%;而第二种样品的蓝光阻挡效果为52.1%,同时紫外线阻挡效果为61.2%。
现阶段,手机使用的防蓝光膜缺少统一的强制性国家规范。业内通常依据国家推荐性标准,将能够阻挡超过百分之二十短波蓝光,视为这类手机膜具备防蓝光效果的基本技术要求。
记者购入的其余手机膜中,有3种对蓝光的过滤效果能达到四成到一半,另外4种的过滤程度不足两成,具体数值介于千分之一到百分之十六点四。蓝光过滤能力差时,实际呈现的景象会怎样?
记者抵达北京交通大学某个研究场所,专业人士实施对比性验证,发现部分商品的蓝光过滤能力,与家庭用的保鲜材料相仿。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征说,他把那片膜摆放在光谱仪上,发现蓝光亮度似乎略微减弱了。他把这小片膜置于光谱仪前,它对整个光谱的阻挡作用,跟先前那张手机膜几乎相同。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陈征表示,目前手中的这张手机膜并不具备阻挡蓝光的作用,不过,它相较于保鲜膜的优势在于材质更硬,因此更适合用于给手机提供保护。
专家:评估防蓝光效果需结合光源强度
根据这次调研发现,市面上很多标榜“防蓝光”的手机膜实际防护作用达不到宣传标准,有些产品甚至完全不能过滤蓝光,那么,怎样才能准确评估这些手机膜的防护性能呢?是否存在防护效果更好的产品呢?
在北科大材料学院,专业人士说明,判定手机膜阻隔蓝光作用好坏,仅看隔光程度不够,必须考虑手机自身光线强弱,才能全面衡量。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国杰表示,阻隔效果,不论是阻隔20%还是50%,都跟背光模组以及背光源显示器件,也就是手机自身发光部件的性能紧密相连,背光模组发出的蓝光强度有多大,再提高阻隔比例,如果本身背光光源蓝光就极其强烈,即便减少一半,蓝光含量依然很高,这样的措施就没有什么作用。
防蓝光效果达到99%多为营销噱头
某些商家声称手机膜能够阻挡99%甚至100%的蓝光,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蓝光是构成屏幕显示色彩的重要成分,倘若完全拦截蓝光,手机画面将出现明显色彩偏差,导致观看感受变得不正常。
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眼睛健康,手机膜的功能也从单纯防刮擦,转变为抗蓝光伤害。市面上那些号称能过滤蓝光的膜,大多是在材料上掺入了特殊粉末,这种粉末的制作工艺好坏,直接决定了膜阻挡蓝光的能力。调查人员了解到,现在很多产品的工艺水准很不一致,所以它们实际的抗蓝光作用,和广告宣传的出入很大。
湖南某手机膜制造基地的负责人称,打造一款既亲肤又具备防蓝光性能的产品,必须全面权衡材料的多重特性。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制造企业主管 杨柯表示,手机膜要具备防蓝光功能,在表面施加涂层即可达成,不过单靠涂层会导致膜的光泽度和色彩发生显著变化,为了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满意的体验,必须在基材选择、光学构造以及膜层制作工艺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合。
部分商家混淆产品属性 误导消费者
现在,“防蓝光”膜的制作多由厂商与学术团体或卫生组织联手完成,不过因为还没制定出严谨的行业规范,一些市场上售卖的商家把普通护眼膜伪装成“防蓝光”膜来售卖,这样会欺骗购买者,有时还会用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
湖南永州一位手机膜商贩王咏鸿表示:我们希望从规范标准层面确立一个具体的性能参数,以便为众多购物者呈现清晰的物品详情。
调查得知,具备过滤蓝光效果的手机膜,在白底环境下多数泛着浅黄,强光照射时则略带浅蓝。而且,用紫光检测手机膜,若表面能反射蓝光,表明其具备防蓝光层或含有特殊成分,这种检测手段能帮助用户初步分辨商品的真假。
长期接触短波高能蓝光影响眼健康
电子屏幕散发的蓝光,其危害性是否如商家所宣称的那么严重?医学专家指出,波长较短且强度较大的蓝光,确实会对眼睛造成一定损害,特别是在长时间接触时,更容易导致眼部不适,甚至可能损害视网膜功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宋伟涛表示,波长介于400至500纳米的蓝光,会对视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持续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睛感到疲倦,对于少年和儿童群体,这种现象会促使近视程度加深。
专业人士强调,有效维护视力需要合理使用眼睛,防止持续凝视数码设备。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表示,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肯定损害健康,同样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观看时长,既要限定每日总时间,也要注意单次观看时间,建议每过半小时就休息五到十分钟,哪怕遵循“20、20、20”原则,即连续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要抬头眺望20英尺以外,也就是6米以外至少20秒,这对保护眼睛非常有益。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