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蓝鲸科技记者注意到,在社交网站上,部分微型摄影机贩子以介绍灰色产业为幌子,暗中引导购买者通过私信或其它社交渠道达成交易。这些微型摄影机可以伪装成打火机、电源插座、电子计时器等日常用品,售价从三百元起,到两千元止,购买门槛不高。
做成打火机、排插的针孔摄像头,4K视频支持下载
商家不会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进行买卖,而是通过留言区与有意向的顾客互动,先在私信里进行初步沟通,再引荐到QQ或微信完成后续交易。
在评论区,买家和卖家隐秘地“接头”。
蓝鲸科技记者联系了QQ号“安宝宝安防设备”的商家,得知其售卖的针孔摄像头能伪装成多种日常物件,商家展示的“商品清单”涵盖了电子钟、火机、钢笔、电源插座、烟感报警器等生活用品,同时也有耳机、移动电源、无线蓝牙音箱等电子装置,并且还涉及不同品牌的手机机型
“安宝宝安防设备”向蓝鲸科技记者演示了内置微型摄像头的打火机视频,该设备外形与普通打火机完全相同,实际上摄像头被巧妙地安装在打火机顶端,通过旋转打火机可以改变监控方向。卖家表示,将设备与智能手机连接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远程视频监控,无需安装专用软件,但也可以选择安装,摄像头内部预置128G存储空间,拍摄画面达到4K超高清标准。
所有商品均按统一价格320元出售,包邮服务,品质方面无需担忧,如有任何疑虑随时联系我沟通。我们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六七年历史。该商家说明,买家需直接将款项汇入微信或支付宝账户,若今日下单,次日午间即可安排发货。
另有一位网名叫“针孔世家”的商贩透露,他出售的针孔监控设备能够改造成多种形态,只要尺寸够大,几乎都能制作。他还建议,若打算在室内安装,最好选择插头、玩具人偶、网络信号器、计时器等造型。要查看画面,必须先安装一个应用软件,通过互联网连接装置进行远程观察,该软件也可下载使用,图像分辨率为四千兆像素。
“针孔世家”售价更贵,插座款式1200元,电子钟款式1000元,纸巾盒款式800元,其价格差异取决于改造的复杂程度,以及物品自身的价值,例如香薰造型,这类物品本身价值不高,价格也会相应降低,这是卖家透露的信息。
他还提到,单是摄像头造价就要300元,加上安装设备、改造配件、运输开销等,总成本达到千元左右才算正常,市面上三四百元的改装针孔产品多数不可信。另一位通过微信联系买卖的卖家“AK”也透露,他销售的针孔摄像头定价多在1000至2000元之间。
蓝鲸科技记者对价格表示迟疑,针孔世家回应称可以给予折扣,希望对方能立刻确定购买,理由是制作过程需要耗费时间,并且已经有其他订单正在等待处理,不繁忙时一周内可以交付,工作繁忙时十天左右也能完成
律师:销售伪装式针孔摄像头属违法,或涉刑责
根据蓝鲸科技记者的卧底调查,经过改装的针孔镜头伪装成日常用品,其藏匿效果非常出色,且获取难度不大。
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韩骁律师,以及西东律师事务所的金琳主任,都对蓝鲸科技记者表达了看法,称将针孔摄像头伪装成普通物品进行售卖的行为,是确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两位律师表示,那个针孔摄像头属于《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中定义的“伪装形态的微型拍摄装置”,卖家的售卖活动因此构成违规。
韩骁接着说明,销售者的举动或可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所载的非法贩卖窃听偷拍设备罪,从而可能遭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再深入分析,倘若查实该销售者有贩卖数量惊人、活动区域遍及多个省份致使社会效应严重等从重情形,其惩处力度或会提升至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
令人忧虑的是这类改装针孔摄像头的获取非常容易。蓝鲸科技记者联系到的三位销售者均未询问购买者的目的,销售者“针孔世家”在沟通时还直言,“这个行业是有风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戴上手铐。”该销售者指出,要规避风险,就不能在公共场合使用针孔摄像头,更不能从事违法活动。
实际操作中,针孔相机属于用于秘密监听和拍照的设备类型,仅靠销售者简单的告知,其警示效果并不明显。北京权佑律师事务所的林丽鸿主任作为执行负责人指出,这类物品往往都带有不易察觉的特性。隐蔽性越突出,越容易被用于不正当用途,例如进行偷拍、窃听等侵犯个人隐私的活动,更长远且普遍的采用,会导致社会危害程度加深,造成对公众隐私权损害,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难度。
销售这类设备的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后果。根据以往的法律案件,那些从事售卖极难被发现的偷拍装置的人,会被认为有更严重的故意,因此受到的惩罚会更为重罚。林丽鸿这样说明情况。
韩骁进一步说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 “帮助犯” 的条款,如果卖家在广告中暗示该设备可以用于偷拍、窃听等违法活动,就有可能被判定为 “知晓他人将把该工具用于犯罪仍予提供”,从而成为下游犯罪共犯。另外,倘若设备流入市场引发了酒店偷拍、商业泄密等重大隐私侵犯或安全问题,销售方或许会被视作“造成恶劣影响”,其受到的惩处或许会更为严厉。
打击针孔摄像头黑产需系统发力
蓝鲸科技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正规电商平台输入“针孔摄像头”或“针孔镜头”等关键词,无法搜索到伪装成日常用品的此类设备,这类非法设备通常由个人直接销售并寄送,采用私人转账方式支付货款,这种方式难以追踪交易记录。
金琳说明,这种做法加大了执法部门获取、固定证据的挑战,例如证实交易往来和资金走向;即便如此,一旦查获,相关的文字记录、汇款证明、运输文件等数字材料与实体材料依然能够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足以判定罪行。
她透露,商家哄骗客户用私人账户收款并且免费寄送商品,故意不通过正规网络销售平台和资金往来途径,显然是为了躲避平台管理机关和司法机构的查察,这种私下进行的买卖方式、偷偷摸摸的违法操作,在法律审理过程中或许会被看作是危害社会更严重、个人恶性更大的行为,可能会在判决时作为加重处罚的依据,也更容易被看作是有计划、有职业性的犯罪行为。
购买针孔摄影机的个人,在何种情形下会违反法规?三位受访律师指出,这关键在于其购买用途和后续操作。倘若购买者将器材用于偷录、窃听等违法行为,便直接触犯法规,依据情节严重程度,或需承担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责任。
若购买者只为猎奇、珍藏等动机购入,设备并未用于行窃或监听,也没有转卖,那么单是购买和持有这个动作,依照当前法律一般不会直接触犯刑事法规。金琳特别指出,针孔摄影机是法律明令禁止私人拥有的秘密拍摄设备,公安机关在执行公务时有权依法进行没收;不仅如此,倘若某人持有的数量众多,且既不能说明其合法的来源,也无法解释其正当的用途,那么很可能会受到警方的审查,甚至会被认定存在非法用途或打算转卖,最终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治理偷拍设备犯罪活动需要整体规划,多位法律专家从法规健全、技术防范提升、司法行动加强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比如韩骁建议,电商网站和社交平台应当运用人工智能识别针孔镜头及相似伪装装置等词汇,对可疑交易账号进行自动警示,以此从源头上切断网络非法交易路径。
金琳提出,制造环节需强制授权的安防产品供应商在关键部件内置无法拆卸的专属标记,以便追踪违规改造的装置。运输环节方面,特别是电子商品交易频繁的快递站点,必须严格实施寄件人身份验证和拆包检查流程,同时将系统与公安机关对接,对有疑点的包裹加强审查。
林丽鸿谈到,实例十分有效,有助于法律知识的传播,需要增强对各种违法事件的公开和说明,以此提升民众的法律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促使大家主动反对偷拍设备的非法产业。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