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包括设置在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和设置在手机外部的手机散热器。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液吸收手机主板的热量,从而可以降低手机主板的温度;当第二散热管的第一导管插入第一散热管的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相互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凝液可以相互流通,第一散热管内吸收手机主板的热量而温度升高的冷凝液会自动流入第二散热管内。由于第二散热管位于手机外部,第二散热管内温度较高的冷凝液会自然冷却到手机外部,而第二散热管内温度较低的冷凝液会自动补充到第一散热管内,从而形成散热循环,使得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液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手机主板散热。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散热系统、手机散热器及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发展到了智能手机时代,随着主频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发热量也越来越高,手机的发热问题不容忽视,发热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容易导致硬件温度过高,烧毁手机元器件,因此手机的散热设计成为了行业内的一个重要课题。
[0003] 现有的手机中,都是通过增加导热系数高的散热材料接触手机主板,通过热接触传导的方式将局部热点扩散,但是由于手机内部空间狭小,无法产生强制对流散热,只能通过传导的方式散热,散热效果非常差。尤其在手机充电、玩大型游戏或者观看高清视频时,手机的发热量达到最大,在手机发热量最大的时候,手机很容易因为发热量过大而导致手机卡死或者硬件烧毁,从而降低手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手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会传导到手机外壳上,使得用户用手使用手机时,会发烫等,从而降低用户使用手机的体验感。
因此如何更好的给手机散热成为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概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冷却系统、手机散热器及手机,以提高手机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和设置于手机外部的手机散热器;
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有冷凝水,第一散热管贴附在手机主板上,第一散热管的进出端设有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
所述手机散热器包括带有冷凝水的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管的进、出水端设有第一导管;
[0010] 当第一导管插入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水与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凝水可互相流动。
[0011] 优选地, 所述第一散热管固定在手机内部的金属支架上。
[0012] 优选地, 所述第一散热管、 所述第二散热管均为网格状连接管。
[0013] 优选地, 所述第一散热管的第一开口具体采用密封橡胶材料制成。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管具体为金属针导管。
优选的,所述手机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导管的密封盖。
[0016] 优选地, 所述第二散热管的进出端还设置有可固定在手机上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手机散热器的第二散热管上设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手机散热器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二散热管散热的风扇。
[0019] 优选地,所述手机散热器还包括手机充电器和手机数据线;
数据线一端连接充电器,另一端可以连接手机;
[0021] 所述数据线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外壁部分相接触。
一种手机,包括: 设置于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内具有冷凝水:
第一散热管附着于手机主板上,第一散热管的进出端设有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
[0024] 当设置于第二散热管的具有冷凝水的进出口端的第一导管插入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中的冷凝水与第二散热管中的冷凝水能够相互流动。
一种手机散热器,包括:设置于手机外部且具有冷凝水的第二散热管;
第二散热管的进、出端设有第一导管;
[0027] 当第一导管插入设置于具有冷凝水的第一散热管的进出口端的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水与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凝水相互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由于手机的主要发热源是手机主板,因此在手机内部设置第一散热管,第一散热管贴合在手机主板上,手机主板的热量被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水吸收,从而降低手机主板的温度;当第二散热管的第一导管插入第一散热管的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相互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的冷凝水相互循环,手机主板的热量和第一散热管内因吸收的温升产生的冷凝水会自动流入第二散热管中,由于第二散热管位于手机外部,因此第二散热管中温度较高的冷凝水会在手机外部自然降温,而第二散热管中温度较低的冷凝水会自动在第一散热管中得到补充,从而形成散热循环,使得第一散热管中的冷凝水可以持续为手机主板散热,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手机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进行简要介绍。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手机散热系统处于相互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手机散热系统互联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处于相互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手机散热系统互联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手机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散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和设置于手机外部的手机散热器。该手机散热系统可以提高手机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由于上述手机散热系统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其中,图1所示为手机1与手机散热器2处于未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手机1与手机散热器2处于连接状态的示意图。该手机散热系统包括安装在手机1内部的第一散热管11和安装在手机1外部的手机散热器2;第一散热管11在手机1内部具有冷凝水,第一散热管11贴合在手机的主板12上,第一散热管11的进出端设有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 13;手机散热器2包括带有冷凝水的第二散热管21,第二散热管21的进出端设有第一导管22;当第一导管22插入第一开口13时,第一散热管11与第二散热管21导通,使得第一散热管11内的冷凝水与第二散热管21内的冷凝水相互流通。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手机1的主要热源来自于手机主板12,因此,第一散热管11设置在手机1内部,并贴附在手机主板12上,通过第一散热管11内的冷凝水吸收手机主板12的热量,从而降低手机主板12的温度;当第二散热管21的第一导管22插入第一散热管11的第一开口13时,第一散热管11与第二散热管21相互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11与第二散热管21的冷凝水相互循环,第一散热管11中吸收手机主板12的热量而温度升高的冷凝水会自动流入第二散热管21中,而由于第二散热管21位于手机外部,因此第二散热管21中温度较高的冷凝水会自然冷却到手机外部,而第二散热管中温度较低的冷凝水会自动补充到第一散热管中,从而形成散热循环,使得第一散热管11中的冷凝水能够持续为手机主板12散热,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手机1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1的使用寿命。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散热管11能够紧固在手机内部,持续为手机主板12散热,可以将第一散热管11固定在手机1内部的金属支架上。由于每个手机1内部都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金属支架,将第一散热管11设置在金属支架上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避免第一散热管11与手机主板12贴合不够紧密导致散热不良的问题。当然,第一散热管11也可以固定在手机1内部的其他位置,例如将第一散热管11固定在手机1外壳四周的内壁上,或者将第一散热管11固定在手机1屏幕的内壁上等。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手机1内部的第一散热管11和手机散热器2内部的第二散热管21可以设计为网格状的连接管。第一散热管11和手机散热器2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要求,只要能够连接在一起即可。但如果第一散热管11和第二散热管21可以设计的更大,连接管更多,散热效果会更好。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手机1内部的第一散热管11,第一散热管11上的第一开口13可以设置为密封胶材,由于密封胶材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因此密封胶材设计的第一开口13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因恢复力而处于闭合状态,从而保证第一散热管11内的冷凝水不会从第一开口13溢出;当第二散热管21的第一导管22插入第一开口13时,第一开口13会因外力作用而张开,从而保证第一散热管11内的冷凝水能够顺利地通过第一开口13及第一导管22流入第二散热管21内,且第二散热管21内的冷凝水也能够顺利地通过第一开口13及第一导管22流入第一散热管11内。另外,第一开口13优选具有一定的长度,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第一散热管11内的冷凝水在自然状态下不会从第一开口13流出。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管22可以具体设计为金属针状导管;由于第二散热管21内的冷凝水可以从第一导管22流出,因此当第一导管22不使用时,可以在第一导管22上设置用于密封的密封盖。另外,为了保证第二散热管21与第一散热管11连接时能够更好的固定在一起,可以在第二散热管21的进出端设置可以固定在手机1上的卡扣,这样第二散热管21与第一散热管11连接时不会自动分离,而是需要一定的外力条件才能使第二散热管21与第一散热管11分离。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使手机散热器2中的第二散热管21更好的散热,可以在手机散热器2的第二散热管21上设置翅片24,翅片24优选为金属翅片,这样可以更快的将第二散热管21中的冷凝水的热量散发出去,当然翅片24的数量越多,能够起到的散热效果越好。并且,在设置翅片24的同时,还可以在手机散热器2中设置用于给第二散热管21散热的风扇23,风扇23可以快速的给第二散热管21散热。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和图4,图3和图4示出了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其中,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手机散热器中增加了充电器和数据线。图3所示的是手机散热器2的第二散热管21与手机1的第一散热管11连接,但是手机散热器2的数据线26未与手机的USB接口 14连接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是手机散热器2的第二散热管21与手机1的第一散热管11连接,并且手机散热器2的数据线26也与手机的USB接口 14连接的示意图。该手机散热系统包括设置在手机1内部的第一热管11和设置在手机1外部的手机散热器2;设置在手机1内部的第一热管11具有冷凝水,第一热管11贴附在手机主板12上,第一热管11的进出端设有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13;手机散热器2包括具有冷凝水的第二热管21,第二热管21的进出端设有第一导管22;当第一导管22插入第一开口13时,第一热管11与第二热管21连通,使得第一热管11中的冷凝水与第二热管21中的冷凝水能够相互流动。手机散热器2还包括手机1的充电器25和数据线26;数据线26的一端连接充电器25,另一端可连接手机1;数据线26的部分外壁贴附在第二热管21的部分外壁上,将数据线26贴附在第二热管21上可解决线太多容易缠绕的问题。
在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主要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在手机散热器2内还设置有充电器25和数据线26。并且,由于手机1的主要热源来自于手机主板12,因此,在手机1内部设置了第一热管11,第一热管11贴附在手机主板12上,通过第一热管11内的冷凝水吸收手机主板12的热量,从而降低手机主板12的温度;当第二热管21的第一导管22插入第一热管11的第一开口13时,第一热管11与第二热管21相互连通,使得第一热管11与第二热管21的冷凝液相互循环,第一热管11中吸收手机主板12的热量而温度升高的冷凝液会自动流入第二热管21中,而由于第二热管21位于手机外部,第二热管21中温度较高的冷凝液会自然冷却到手机外部,而第二热管中温度较低的冷凝液会自动在第一热管中进行补充,从而形成散热循环,使得第一热管11中的冷凝液可以持续为手机主板12散热。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手机1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参见图5,图5示出了一种手机1,该手机1包括设置于手机1内部且具有冷凝水的第一散热管11;该第一散热管11固定于手机1的主板12上,该第一散热管11的进出端设有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13;当设置于具有冷凝水的第二散热管进出端的第一导管插入该第一开口13时,该第一散热管11与该第二散热管连通,使得该第一散热管11中的冷凝水与该第二散热管中的冷凝水可以相互流通。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手机1的主要热源来自于手机主板12,因此,在手机1内部设置第一散热管11,第一散热管11贴合在手机主板12上,通过第一散热管11内的冷凝水吸收手机主板12的热量,从而降低手机主板12的温度;当第二散热管的第一导管插入第一散热管11的第一开口13时,第一散热管11与第二散热管相互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11与第二散热管的冷凝水相互循环,手机主板12的发热与第一散热管11温升产生的冷凝水会自动流入第二散热管,而由于第二散热管位于手机外部,第二散热管中温度较高的冷凝水自然会在手机外部冷却,而第二散热管中温度较低的冷凝水会自动在第一散热管中进行补充,从而形成散热循环,使得第一散热管11中的冷凝水可以持续为手机主板12散热。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本发明可以提高手机1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参见图6所示,图6所示的是一种手机散热器2,包括设置于手机外部的具有冷凝水的第二散热管2;所述第二散热管2的进出端设有第一导管22;当所述第一导管22插入具有冷凝水的第一散热管的进出端设有的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时,所述第一散热管与所述第二散热管21导通,使得所述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水与所述第二散热管21内的冷凝水相互循环。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管22可以具体设计为金属针状导管;由于第二散热管21内的冷凝水可以从第一导管22流出,因此当第一导管22不使用时,可以在第一导管22上设置用于密封的密封盖。另外,为了保证第二散热管21与第一散热管连接时能够更好的固定在一起,可以在第二散热管21的进出端设置可以固定在手机上的卡扣,这样第二散热管21与第一散热管连接时不会自动分离,而是需要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第二散热管21才能与第一散热管分离。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使手机散热器2中的第二散热管21更好的散热,可以在手机散热器2的第二散热管21上设置翅片24,翅片24优选为金属翅片,这样可以更快的将第二散热管21中的冷凝水的热量散发出去,当然翅片24的数量越多,能够起到的散热效果就越好。并且,在设置翅片24的同时,还可以在手机散热器2中设置用于给第二散热管21散热的风扇23,风扇23可以快速的给第二散热管21散热。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手机的主要热源来自于手机主板,因此,第一散热管设置在手机内部,并贴合在手机主板上,通过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水吸收手机主板的热量,从而降低手机主板的温度;当第二散热管21的第一导管22插入第一散热管的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21相互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21的冷凝液相互循环,手机主板12的发热和第一散热管内温度升高的冷凝液会自动流入第二散热管21,而由于第二散热管21位于手机外部,第二散热管21内温度较高的冷凝液会自然冷却到手机外部,而第二散热管内温度较低的冷凝液会自动在第一散热管内进行补充,从而形成散热循环,使得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液能够持续为手机主板12散热。因此,本方案提供的方案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手机的散热效果,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0059]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介绍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实施例,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和设置于手机外部的手机散热器;手机内部的第一散热管内装有冷凝液,第一散热管贴附于手机主板上,第一散热管的进出端设有可自动关闭的第一开口;手机散热器包括装有冷凝液的第二散热管,第二散热管的进出端设有第一导管;当第一导管插入第一开口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连通,使得第一散热管内的冷凝液与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凝液可以相互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固定于手机内部的金属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为网格状连接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的第一开口采用密封橡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具体为金属针状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导管的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个冷却管的入口和出口末端还提供了可以在手机上固定的带扣。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机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在手机散热器的第二次散热管中提供了散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机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手机散热器还提供了用于冷却第二冷却管道的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机冷却系统的特征是,手机散热器还包括一个手机的数据电缆;数据电缆的一端连接到充电器,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手机的一部分;
11.一个手机,其特征在于它在手机内部排列并包含冷凝水液体的第一个耗散管:第一个散热管附着在手机的主板上,第一个散热管的首个散热管的速度是第一个自动凝结,并在第一个散热管中提供了一个自动的孔,并将其置于第一个散热管;开口,第一个散热管与第二次热量耗散管连接,从而使第一个散热管中的冷凝物液体和第二次热量耗散管中的冷凝水液体可以相互流动。
12.一个手机散热器,其特征是在手机外安排的第二个辐射管,并具有冷凝水;第一个辐射管中的冷凝物和第二个辐射管中的冷凝物相互循环。
【文件编号】h04m1/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24日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优先日期:2013年3月21日
【发明家】林冯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