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济”下,跨境电商业务更加“繁荣”。近日,阿里巴巴国际站透露,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国际站“奥运经济”相关行业商家线上出口额已突破70亿元。
此外,据菜鸟集团国际快递事业部业务经理薛磊介绍,6月份以来,跨境电商出口日均订单量达到1.6万单,比去年同期增长166.7%。 “近期随着‘奥运经济’持续升温,国外消费者购物需求日益旺盛,跨境电商商品出口量再创新高。”
从产业角度来看,跨境电商的抢地盘也推动了跨境物流的持续上升趋势。据中投咨询预测,到2027年,全球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2023年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达18.7%。
在此趋势下,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巨头不断发力海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天眼查等平台可以了解到,跨境物流服务领域仍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低。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当前跨境物流企业的市场发展和份额提升呢?未来我们如何实现更加稳定的运营?
跨境物流企业的“腾飞”靠什么?
目前,跨境物流行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竞争阵营。
据物联网云仓数字化研究院报告显示,纵腾物流、中国外运、四方三家营收超百亿占据行业前列;顺丰、燕文、菜鸟、万易通等公司属于“捕手”阵营,各业务各具特色,增长潜力相当突出。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跨境电商物流收入规模2-100亿元;其余都是一些20亿元的收入规模。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数量最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脊梁”。
来源:物联网云仓数字研究院
其中,“捕手”阵营由于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比如,今年以来,顺丰速运供应链和国际业务板块连续六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上升趋势明显。其中,6月营收达56.72亿元,同比增长11.04%。此外,财报显示,2024年1月至3月,菜鸟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至245.57亿元,主要由跨境物流履行服务带动。
这些企业跨境物流业务的“腾飞”往往与以下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是瞄准有前景的市场。据了解,顺丰、菜鸟等公司主要瞄准欧美、东南亚等市场。例如,去年底,菜鸟宣布设立北美、欧洲、东南亚三个海外区域,启动“全球招聘令”,招募大量本地员工,并号召国内员工积极参与参与海外市场。
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是海外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跨境物流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北美电商市场市场规模已达9440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3%。
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东南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贝恩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东南亚电商GMV将达到131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110亿美元。2022年至2025年CAGR(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7 %。
在此契机下,中国“四小龙”(SHEIN、速卖通、特木、商铺)在海外电商领域迅速发力。据全球消费者交易数据提供商Edge报告显示,SHEIN凭借其快时尚定位和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目前占据美国快时尚市场约40%的份额。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ddy Wang等人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Temu预计最快在2025年实现盈利,其GMV增长潜力巨大,2030年达到1300亿美元。
此外,新加坡咨询公司Works发布报告称,2022年至2023年,Shop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将从44亿美元增长至163亿美元,增长近四倍,是全球同类平台中增长最快的。地区。
当然,跨境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集中在本地化经营,其中海外仓模式占据主要作用。
据悉,海外仓主要是指经营主体在境外设立的仓库,即企业在目的国从事跨境电商贸易使用的仓库。与直邮模式相比,海外仓模式的优势相当突出。物联网云仓数字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海外仓模式具有物流时效更快、物流成本更低、配送稳定性更高的优势。
目前,我国跨境物流海外仓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海外仓2500多个,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其中,菜鸟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过8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仓库群主要分布在欧洲、亚太、北美;截至2023年底,京东物流拥有保税仓、直邮仓、海外仓近90个。仓库,总管理面积近9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信证券的研报,一般情况下,海外仓模式适合跨境大件、重货。加上体积、重量等因素后,海外价格往往低于直递专线小包价格;对于轻、小或贵重物品的运输,常选择直递小包模式。专线小包的起拍价往往低于海外仓的起拍价。
因此,基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品牌定位,顺丰速运等物流公司更倾向于经营国际小包裹。据悉,截至2023年底,顺丰航空已在鄂州开通10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小包业务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正如菜鸟集团副总裁、菜鸟国际快递事业部总经理丁宏伟所指出的,“这两种商业模式,或者说两种跨境供应链管理模式,各有优势和挑战,两者形成良性互动”。由此看来,未来行业很可能会进一步深化海外仓+专线小包模式的协同运作。
来源:物联网云仓数字研究院
同时,加上“承诺到达”的保障和“迟到有补偿”的服务,菜鸟、顺丰等物流公司逐渐在海外开辟了发展空间。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跨境物流业尚未崛起为真正的巨头。据智库报告显示,CR50收入仅占行业总收入的13.9%。那么,相关企业的市场拓展遇到了怎样的阻力呢?菜鸟等企业如何将海外业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多重挑战下,数字化是跨境物流的关键
总体来看,跨境物流企业遇到的发展阻力主要体现在海外市场发展环境复杂、行业整体竞争激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就海外市场环境而言,在北美市场,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更多集中在物流等方面。可见,虽然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开拓海外,但就市场渗透率而言,北美本土电商平台仍占据绝对优势。
Scout发布的消费者趋势报告显示,亚马逊以53%的份额位居消费者最喜爱的电子商务平台之首,其次是沃尔玛和eBay,分别以28%和15%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想要从虎口抢到粮食并不容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其绑定的跨境物流企业的收益。
而且,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跨境电商的增长可能受到限制。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超出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美国CPI同比加速增长进一步表明,美国年初以来通胀反弹并非暂时现象。密歇根大学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对明年通胀的预期已达4.4%。
消费者在日常购物时担心价格上涨,这可能导致他们的消费更加谨慎。消费趋于保守的影响无疑会通过电商平台传导到物流端,这可能会给跨境物流公司的业务布局带来挑战。
在东南亚市场,复杂的地理环境是跨境物流业务拓展的一大障碍。以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为例。该国由多达17,506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极度分散导致公路、铁路、轮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跨境物流面临挑战。
麦肯锡数据显示,东南亚“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的物流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53%以上。综合来看,东南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而这一比例中国为13%-15%,日本为7%-8%,美国为5%-6% 。
资料来源:麦肯锡
跨境电商本身具有高频次、小批量、碎片化、长链条等交易属性,进一步增加了物流履行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容忽视。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联邦快递、UPS、DHL等外资快递巨头一直主导国际快递市场,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他们凭借庞大的基础设施规模、强大的运输能力,物流网络遍布全球主要国家和城市。这显然进一步加大了国内跨境物流企业开拓市场的难度。
在各种挑战下,一些跨境物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在此情况下,相关企业更需要增强内生动力,而需要把握的缰绳之一就是数字化。
众所周知,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可以说是稳定时效、体验、成本组成的“三角”的核心要素。因此,它也成为跨境物流企业海外本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有动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企业在发展跨境物流业务时更加注重数字化。例如,万易通打造了强大的软件系统底盘和智能机器人仓库,保障海外仓精细化、稳定运营。
菜鸟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货物盘点、进出库调拨、全链路追踪,为跨境货物贴上“电子身份证”,并使用“跨境包裹订单履行系统”。丁宏伟认为,行业需要具备全链路、高可控性、数字智能三大核心能力的物流服务商,才能提供稳定、性价比更高的物流服务产品。
顺丰希望到2025年成为全球智慧供应链的引领者,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支持决策”、“数据驱动业务”、“数据赋能客户”的核心能力,形成“小前台、大中办公室、扁平化、自动驾驶”为特征的数字化组织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加速国际业务发展。
当然,政策层面的一些利好政策也可能会保护跨境物流企业的发展。例如,今年3月,商务部明确强调将与有意愿的全球贸易伙伴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打造包容、有韧性、可持续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它将改善通关、税收和外汇。等促进跨境电商出口的政策。
长远来看,乱局之下,菜鸟、顺丰等物流企业“出海”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可释放。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