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淘宝、抖音电商、拼多多、快手、京东这些电商平台一起修改了售后规则,持续有争议的“只退钱”政策正在经历新的变动和完善。现在,各个平台正在就修改后的方案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来“只退钱”可能会就此结束。
时代财经注意到,在“仅退款”规则变动之前,“运费险”服务就已经在逐步减少。最近一年里,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网站上,有关“运费险数量不断减少”“运费险突然失效”的讨论帖子接连出现。根据黑猫投诉的统计,到4月25日为止,有超过十万条投诉反映运费险被无理关闭或使用受限。
这种状况的形成,源于商贩和保险机构的双重制约。那些退货比例极高的商品,比如女装,运费险开销严重侵蚀了商家收益,使得一些商家从追求客流量转向注重成本控制,取消了运费险服务。另一方面,一些专门从事虚假退货骗取运费险补偿的“专业取巧者”,有人甚至在八个月内骗取了高达一百万的赔偿金,这种行为压缩了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
康德智库的专家潘雪晴律师,来自上海永盈律师事务所,对时代财经表示,平台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有责任保障市场的公平性,同时也要照顾到商家的权益。她提议,平台可以和保险公司联合改进运费险的规则,来照顾好商家和购买者的利益;按照商家的销售情况和退货比例,采用不同的费用分摊方式,帮助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还要做好运费险的监督工作,避免有人恶意使用或者钻空子;另外,也要加强引导购买者,让他们明白怎样理智购物以及怎样正确维护自己的权利。
图源:图虫创意
超10万条投诉!运费险上演“消失的它”
曾经被视为电商“标配”的运费险,正在经历行业性的策略调整。
最近,不少购物网站被用户大量批评,说“运费保险”难以找到,有些商品干脆没有这个选项,有些保险费用从0.5元大幅增加到5元,“七天可以无理由退货”正在变贵,运费保险正在成为电商行业里一个逐渐看不见的东西。
根据顾客意见,运费险的调整十分显著。网购爱好者杭州的姓李女士(匿名)向时代财经讲述,早些年买衣服时多数商家都附赠运费险,但近些年提供此服务的卖衣服店铺已大幅减少。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信息统计,到4月25日为止,已有超过十万份投诉反映运费险被无缘无故关闭或限制使用的情况。
图源:图虫创意
运费保险的覆盖面普遍缩小,顾客还碰到了系统根据过往退货频次进行区分对待的情况。李女士谈到,她的主要账户由于曾经办理退货次数偏多,导致运费保险被限制使用,而她的副号却不受影响,可以正常使用。
广州某大型电商的运营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说明,商品退货频次、购买商品种类、乃至访问停留时间均会作用到信用评估结果。该种即时分析机制充当着不易察觉的判定者,将购物者区分为"信用良好者"与"潜在风险者"。此类自动化分辨会造成区别对待的情况,譬如同一件羊绒外套,初次购买者或许能获得全额运费补偿,而经常退货者却需自行承担运费损失。
停用货运保险后,退货数量减少了28%,同时成交比例仅降低了3%,有效剔除了频繁更换商品的顾客群体。广州一家服装网络销售负责人李然(化名)对时代财经透露了这一情况。
确实,并非所有人都有李然那样的好运。商家方面,费用负担是停用快递保价的重要动因。女性服装领域,退货现象十分普遍,退货比例长期处于高位。不少女性服装在线销售商向时代财经陈述,其店铺退货比例通常在五十个百分点上下,偶尔会超过八成,快递保价对盈利造成很大影响。现在,很多商家正从只顾吸引顾客转变为关注支出,决定不再提供快递保价服务。
拼多多服装商苏甲(化名)对时代财经透露,退货数量增加后,每笔退货的开销多了8元,而赠送运费险会消耗掉大部分利润。不过移除运费险,成交比例立刻减少了15%,若继续购买保险,就等于把钱交给保险公司,经过考虑,最终决定停用运费险。部分抖音平台上的初入商家向时代财经透露,店铺刚成立时就将退货处理和运费保障列为必须关闭的功能选项,由于商品平均交易金额低于四五十元,启用运费保障对商品销售转化作用有限,反而容易造成退货数量增加。
运费险的取消改变了买家的购买习惯。过去能够随意退货的顾客,现在必须考虑退货运费问题。一位买家表示:“以前买衣服,尺寸不合适直接退,因为运费险覆盖了费用。现在下单前会反复斟酌,担心退换货时自己承担运费太不划算。”
“羊毛党”8个月套现百万,商家苦不堪言
运费补偿,原本是网络购物领域的一项贴心举措。其目的是消除顾客在线购买时对退货费用的担忧,减少退货难度,从而推动买卖成功。不过,这个看似无伤大雅的市场却慢慢出现了不正规的现象
近些年,仿冒运费险骗取补偿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滋生出一个隐秘的非法产业,不少地区的公安机关相继查获了多宗以骗取运费险赔偿金为目的的案件。
康德智库的专家付永生律师,这位来自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时代财经说明,所谓“骗取运费险补偿”的情况,一般是指购买者借助网络购物平台设置的运费险,采取恶意退货或者伪造退货记录之类的办法,取得比正常退货运费更多的赔偿金,进而谋取其中的差额。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说,或许属于欺骗行为,或者说是对平台规定的违规使用。
先前,江西省某个县的两名违法者曾利用众多虚构账号自行编排“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把戏:他们在个人网店售卖乳胶床垫等重物,又借助假冒账号下单并购买昂贵的快递保价,再经由礼品网站伪造退货凭证,八个月内骗取资金超过一百万元。后来,这起专门诈取快递保价补偿的案件被公安机关侦破,给“薅羊毛”群体提了醒。
淘宝一位经验丰富的服装店主遭遇了麻烦,她的店铺被一些专门利用运费险的人盯上,这些人用好几个账号和几个相近的地址,一年里退货次数达到348次,保险公司因此要额外支付超过4200元的运费,这让她感到很无奈,有时候感觉快要销量大增了,结果发现都是这些人钻空子骗运费险。
羊毛党的活动,令商家倍感艰难,促使保险公司承担更大的赔偿负担。据保险行业专家对时代财经讲述,部分网络销售平台的退货比例已经达到 30% 以上,而服饰、化妆品等热销商品的退货比例更为显著。由于赔偿比例持续攀升,保险公司为防止经营亏损,不得不提高快递保险的收费,或选择撤离该领域。
众安在线是较早涉足运费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之一,其2024年的年度报告披露了相关数据,数字生活业务板块的总保费收入为161.97亿元,其中退货运费险的保费收入为87.4亿元,同比增幅为30.6%,在数字生活业务板块的总保费构成中占比接近54%。但是,该业务板块的综合成本控制水平相当高,达到了99.7%,而承保盈利能力却非常有限,仅维持在0.3%的水平,整体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业内人士指出,这与退货运费险高频小额的理赔特性直接相关。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对时代财经表示,要管理“占运费险便宜”的情况,电商平台需要加大惩处力度,保险公司也能从赔偿方法上着手处理。他剖析,当客户自主挑选快递时,常常会因快递费用与保险费用不一致而产生获利行为。他提议,保险公司可以统一购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或者电商平台应该加强对大量退货现象的管控,以此防止这类风险发生。
当前市场状况下,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已经发挥作用。许多淘宝店铺不再提供运费险服务,而是转而设置退货保障来减少退货开支;也有少数商家允许顾客自行选择是否购买运费险。不过根据顾客反馈,现在运费险的保险费用和赔偿金额几乎相等,这种保险的防范效果已经大大降低。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