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电商平台普遍遭遇增长瓶颈之际,作为品牌价值最高的网络销售渠道,天猫近期公布了其2025年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大力支持优秀品牌和原创品牌的发展,全面放宽激励政策,以促进品牌规模的扩大;同时,在用户运营方面,我们正从单纯的“流量获取”模式转变为更加精细化的“分层深度运营”。
2025年天猫超级品牌私享会举办期间,淘天公布了2024年度的增长成果:在天猫平台上,成交额突破亿元的商家数量超过4100家,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4500款超级新品实现千亿级销售额,而会员的重复购买对头部品牌的总销售额贡献超过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初,淘宝天猫的活跃买家数量已达到10亿级别,其中核心消费群体88VIP会员数增至4900万。而在2024年“双十一”来临之前,88VIP会员的人数是4200万。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在“双十一”活动结束后,88VIP会员的数量又迎来了一次显著增长。
过去我们倾向于运用流量思维进行运营,而今我们不仅要将用户转化为消费者,还需进一步培养他们成为成熟的消费者,以及升级为88VIP会员。这一转变对于商家和平台而言,无疑将开辟一条新的增长路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宝平台事业部总裁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透露。
品牌扶持:从“GMV导向”到“价值创造”
天猫在2025年的战略重点在于“扶优”,即对优秀的品牌以及具有独创性的品牌给予支持。
洛家总裁在天猫眼中,认为卓越的品牌不仅是总销售额的重要推动者,而且必须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它们应能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吸引新顾客,并增强用户的忠诚度。
为此,天猫推出多项激励政策。
首先,佣金返利实现了全面升级;这一政策已从春季的限时返佣活动,扩展到了全年的多次返佣;它涵盖了整个行业。到3月底,已有90%的品牌实现了两位数的高增长目标,并因此获得了现金奖励。
新品孵化力度显著增强:投入的资源数量实现翻倍增长,新品上市的时间间隔由原先的30天延长至90天,同时拓展了淘宝开屏广告、搜索推荐等流量获取渠道,并通过小黑盒、88VIP等手段,实现更精准地触及目标消费群体。
无论是60天还是90天,其核心都是以季度作为计算标准。不论是服饰类别的产品推出一个系列,亦或是快速消费品推出一个系列,以季度为周期,整个销售周期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坚信,90天的周期更能有效覆盖消费者群体,更有助于新品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亦或是在品牌对新品投资的全过程中,提供更为周全的考量。家洛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调整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天猫在会员体系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实现了公私域的联动并进行了升级,引入了“我淘”“关注”等新的会员通道,权益范围已涵盖搜索、推荐等公共领域,从而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互动。据悉,继去年与微信支付、京东物流等企业实现互联互通后,淘宝目前已与微博、微信、支付宝、小红书、知乎、B站等超过200家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助力商家实现全网流量导入。
用户运营:从“流量收割”到“分层深耕”
在用户运营领域,淘天的策略正经历着显著的调整:由之前的“流量导向”模式,逐步转变为“细分市场深度开发”。
处端详细阐述了转向UCMV模型的过程:这涉及到促使用户从普通用户、成熟用户到VIP客户的逐步升级。“以前我们更侧重于对U的运营,以流量为导向,而现在我们更加重视培养成熟的消费者。”
平台致力于将用户培育成为成熟且忠诚的消费者,使其成为品牌、客户以及众多商家眼中的成熟消费群体。这样一来,商家将格外重视用户的持续关注与体验,而用户也将享受到商家提供的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权益。处端对此良性互动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平台对用户增长的投资增至两倍,同时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策略来提高用户留存率。据处端透露,这包括全方位的引流和转化策略:加强与微信、支付宝等超过200家平台的深度合作,以加快新用户的招募;并对红包签到、收藏关注等功能进行优化,旨在培养用户重复购买的良好习惯。
其次,在用户权益方面实施了分级策略,“88VIP会员和省钱月卡能够囊括我们绝大部分的用户”,平台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阐述了分级策略的差异化之处:88VIP会员主要针对淘气值达到1000分以上的高价值用户,提供包含优酷、网易云等价值数千元的权益套餐;而省钱月卡则推出了门槛较低的付费券包,旨在覆盖所有用户群体,并借助红包激励用户进行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
值得关注的是,在用户与品牌相互促进的双向驱动之下,AI技术扮演了天猫淘宝增长战略得以实现的秘密推手。
在提升匹配精确度和运营效率上,阿里妈妈的大型模型LMA-V2对商品与用户匹配算法进行了优化升级,通过AIGC技术实现了“图像生成短视频”的功能,从而帮助商家在内容创作上得到支持;AI客服已覆盖了平台咨询的80%,商家端已有800个品牌开始试用,未来计划推广至中小型商家,旨在减少30%的经营成本。
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运营效能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也逐步被提上日程。诸如添加美颜滤镜的带货短视频、过度美化的种草笔记、以及由AI合成的虚假商品图片等,这些现象“货不对版”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商领域近年来最为突出的顽疾之一。
淘宝近期首度开展人工智能伪造图片整治活动,对借助AI伪造图片误导消费者、损害原创品牌商家利益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旨在维护原创商家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淘宝相关人士透露,该平台将具体识别诸如“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过分夸大”、“不适用场景导致的商品失真”以及“明显的抠图贴图失真”等AI伪造图片的典型情况,并已推出识别模型。平台采取“源头阻断”、“存量清理”和“标识警示”等多种措施,对AI伪造图片进行全方位整治。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拦截近10万张过度PS和AI夸大的虚假图片。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