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中国小商品遍及全球各地,人们因此熟知浙江义乌,这个城市被认为拥有预测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特殊能力。
然而,在中国北方存在一个规模超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批发市场群组。
金庸的武侠故事中提及“南慕容北乔峰”的称谓,在中国的小商品集散地这个圈子,也相应存在一个说法——“南义乌北临沂”。
过去那个被称作“老少边穷”的革命根据地,如今是山东临沂市,它不张扬地担当着与义乌小商品遥相呼应的“领头羊”身份。
临沂号称“物流中心”,聚集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集市群落,被誉为“全国性交易大会”。
此刻,请随我探访国内规模最为宏大的集散地,探访那座被誉为“物资流转中心”的城市。
说起小商品批发市场,恐怕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义乌。
临沂位于中国北方沂蒙山区,虽然知名度不及义乌,但2024年当地整个批发市场的交易总额将近6605亿元,物流总额更是高达1.0074万亿元。
比义乌,有过之无不及。
早在2017年,临沂交易额过百亿的批发市场就有14家
与以小商品批发见长的义乌有所区别,临沂这里汇聚了全国规模最为宏大的市场群落。
临沂的集散地囊括了建材、五金、家电、农副产品等十二个行业领域的商业网络。
临沂设有136个专业市场,售卖的商品种类非常丰富,包含27个主要类别,超过600万种商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生产生活用品的关键种类。
有个人讲过,在临沂如果你打算亲手拼装一辆微型汽车,所需的所有部件不用出市场就能全部买到。
整个临沂的批发市场共有62200多家商铺、30万从业人员。
假设每家店铺停留一分钟,要全部走遍临沂批发市场的所有摊位,即便不饮食也不休息,大约需要接近半年的时间。
2023年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临沂的外贸份额不足百分之二十,然而,当地商贸物流业的迅猛增长,已经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动力,它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的百分之十六点九,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八,全市有二十个制造业中心是在商城相关专业市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大约百分之六十的规模以上企业初始资金的形成与临沂商城密切相关。
此外,就运作效能而言,临沂市场的平均货物循环时间,较义乌少3.2日,配送响应速度更快了18个百分点。
临沂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关键的物流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关键在于其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批发市场群体,正因如此,这座城市赢得了“中国市场名城”和“中国物流之都”的荣誉。
得益于批发市场的活跃,临沂的物流快递业务量领跑山东
2011年,临沂被冠以“中国物流之都”称号,全国唯一。
看一组数据:
临沂拥有三千多条公路货运通道,可以直通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城镇,以及全部的港口和口岸。
临沂周边600公里范围的区域,当日即可完成货物运输,800公里范围的地区,次日就能收到,1500公里距离的区域,第三天可以送达。
每年快递处理量高达24亿件,在山东省内居首位,在全国范围内位列第17。
在整个北方地区,临沂仅次于北京和郑州,排在第三名。
临沂港
临沂的线路数量多,货运量巨大,因此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快递费用更是减少了一半。甚至有部分货运车辆,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和缩短时间,选择绕路先把货物运到临沂,之后再从这里转运到最终目的地。
以广州运往乌鲁木齐为例,大宗货物每吨费用约一千元,若包含集结与调配环节,全程大约耗费七天到十天,而广州经临沂中转至乌鲁木齐时,从广州到临沂的运费大约为每吨三百元,所需时间两天,抵达临沂后当日进行转运,重货的运输费用在五百至五百六十元每吨之间,所需时间三天到五天,整体费用合计八百至八百五十元,全程耗时五天到八天。因此借助临沂中转,能够节省大概15到20分之一的运输开销,并且可以让交货时间提前两三天左右。
临沂的批发市场虽然名气不如义乌响亮,但它的实际能力一点也不逊色。
临沂这个历史上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为何如今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首先,就是临沂的地理位置。
我们从地图上就能发现,临沂的区位非常特殊。
临沂恰好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环渤海这北方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
临沂在北京和上海的中间位置,3个城市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东边方向上,临沂去郑州和郑州往西安的行程长度相等,从西往东,西安、洛阳、郑州、开封、临沂这些地方几乎连成了一条直线。
往西边看,临沂和合肥、南昌、广州大致连成一线,同时武汉、长沙、南宁也基本排成一条线。
而且到日照和连云港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00公里,到青岛港的距离不足200公里,处在港口的强大影响范围内。
临沂不属于环渤海和长三角的经济圈,不过它正好处于经济最繁华的城市中间地带
临沂处在一个“枢纽”地段,其长处和短处都相当突出,正因如此,这座城市非常适宜担当“中转枢纽”的角色。
临沂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临沂及邻近区域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因此临沂的批发市场自建立之初就具备“销地型”市场的属性。
早期临沂的批发市场,很多商户都是来自浙江义乌和温州的商人。
他们拿着自产的小物件向北方拓展业务,最初只想在临沂暂且安顿下来。
此地与北京、上海均相距不远,以此为出发点最为恰当。
当地附近的商贩,起初也是看重了这里充当“枢纽”的功能,意图减少物流开销,因此决定把临沂作为落脚点。
然而,许多在临沂做中转的商人,包括浙江商人以及邻近地区的商人,最终都在临沂安家兴业,这也印证了临沂特殊的地理位置确实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这一现象。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临沂在改革开放前,与整个沂蒙山区相似,基本上是个孤立的农耕经济体,既缺乏类似温州那种家庭式作坊的运作模式,也缺少苏南地区集体经营的背景,并且没有商业流通方面的优势,更无深厚的历史底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区及乡村人口汇聚的地点,当地村民常于道旁设摊售卖,逐渐自发形成贸易场所。
当时这样的集市,每5天才出现一次。
1981年,受南方商人影响,临沂工商部门采纳建议,利用贷款筹集资金,在西郊建立了一个小型百货交易场所,这个在山东率先成立的小商品交易市场被称作“西郊大棚”。
临沂第一个批发市场“西郊大棚”
这个市场搭建起的是简易的雨棚,售卖处也仅用砖块堆砌而成,然而原本按五天举行一次的集市,后来转变为每日营业,原本简陋的西郊大棚,迅速转变为临沂当地居民购物首选的繁华地带。
随着名声渐大,不少南方来的布匹商人也开始扎堆临沂。
此刻的“西郊大棚”已经供不应求,那些从外地来的商贩们便在周边设点零卖,也有直接在旅社院落里大宗售卖的。
临沂的批发市场,一下子“活”了起来。
从1986年起,临沂进入了专业批发市场兴起发展的阶段
1986年,山东省第一家专业批发市场在临沂出现了。
这个临沂的纺织品交易场所,是由当地一个村庄和市工商部门共同筹建的,这种由村庄和居委会共同创办市场的模式,也从此成为了日后临沂各类批发交易场所的一个显著特点。
1987年,有另一个村落出产20亩土地,募集了15万元资金,建立了一个经营五金与钢材的集市。
这个市场不仅带动了当地二十多个以五金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还促成了如今位列全国第九的临沂五金城,以及排名第十五的九曲钢材市场。
当地兴起开办市场之风,混乱的角逐与同质化的低效现象随之显现。
在控制与放宽的平衡点上,临沂当局确立了针对特定产品设立专属市场的审批规范。
某个社区建立了特定类型商品的专门交易场所,其他社区则只能规划不同种类商品的经营区域。
这种经营方式,有效制止了盲目跟风的混乱局面,同时也明确了临沂商业中心的定位,朝着集团化经营的路径前进。
中国大集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庞大的批发市场群体,以稳健的节奏走向世界。
风自海上吹拂,波浪涌向沂河方向。当今全球化浪潮,促使临沂商城进入国际贸易的全新广阔天地,商城走向世界步伐坚定有力。
临沂是中欧班列的重要集结点,共开通了货运班列线路27条,货物能够通过47条航线、周边7大港口的340条海运线直接运抵海外,“中国大集”在欧美市场广受欢迎。
二零二四年前十月期间,临沂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的贸易往来总额达到七百六十四点七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三点一,这一数额占该市整体进出口贸易额的百分之六十八点一。
临沂何以能?
跨境直播带货
“云端大集”卖全球。
三维立体展示空间、人工智能即时转换语言、跨国网络销售商品——这个没有边界的大型市场已经吸引了二万七千家国际商家加入。
外国人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即可在数字商店里办理查验、报检、退税的全部手续,国内大宗商品交易正借助网络实现高效运转。
年轻人把直播设备设在集装箱堆放区,中东客户通过视频平台逛“大集”,直接检查货物,立即完成交易。跨境服务提供商在摊位前指导如何办理退税手续,强调现在连越南的买家都从他们这里采购,而守在柜台却不知道等待哪些客户。
临沂是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勇于创新,积极尝试商城走向国际的新路径。
临沂发布《2025年临沂商城优化升级激励措施》若干条款,旨在辅助企业克服当前困境,拨付八千万资金,悉心扶持外贸企业超四千家,产品销往二百一十个不同国家与地区。
全市跨境电商园区增加到20家,覆盖电商进出口业务全品类。
建造四十个物流式、平台式、商业式、资本服务式“四类”海外仓库和边境仓库,分别对应不同功能。
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于23个海外商城和海外仓中,被商务部确认为全国首个以商贸物流为核心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仓储设施、巴基斯坦瓜达尔地区的仓储设施均获得了山东省重点扶持的海外仓储基地资格认证,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的展示场所、柬埔寨西港设立的展示场所顺利成为“山东品牌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的一部分。
“一根扁担挑两头”。
临沂商城融入全球是“一根扁担挑两头”。
这根扁担担当着连接全球的临沂国际物流要道,这些主体汇聚在城区形成外贸产业中心,那边则分布着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的海外商业网络。
海面上有美丽的景色,也有汹涌的波涛,为了争取率先出海的机会,并且能够航行得更远,临沂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走出去”海阔天空。
临沂每一年都会启动“百团千企”的市场拓展计划,前年召集两千多家公司组成团体前往海外,足迹遍布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产品推广和订单争夺,与潜在买家接触超过九万人次,达成初步交易金额达六十一亿元。
兰华(马来西亚)海外商城将于2024年正式投入服务,这是临沂市构建“市内有园区、海外有商城、选品有展会、贸易有平台”全产业链闭环模式的最新成果,也是具体生动的体现。
“请进来”山高水长。
临沂共筹办了三十场国际采购活动,并且成功迎接了三万一千名外国客商,这一举措为商城与世界搭建了沟通与协作的通道。
2024年10月,临沂再次与世界紧紧相拥。
共建“一带一路”第二届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
第二届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期间,共建“一带一路”吸引了来自六十三国地区的1344位国际商协会代表和采购商齐聚临沂,双方签署了四十四项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三十九个国际采购商服务站点和办事机构,此举旨在助力临沂商城发展成为“世界超市”和“全球大集”。
另外,分别举办了阿里巴巴国际站和临沂商城的新卖家学习活动,还有亚马逊临沂地区优质产品海外推广研讨会等多次活动,总共帮助外贸公司增加了1.5万家。
携手共进方能开创前景,吸纳锦澜国际、优一速递等涉外综合服务公司,扶持新明辉等年营收超亿的垂直型网络零售平台达二十家,阿里巴巴国际站临沂注册店铺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城市首位,快手、抖音等平台产生的交易总额均列山东省第一,构成大型外贸公司实力雄厚、中小外贸商户遍地开花、领先电商平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临沂商城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临沂市原本缺乏商业传统,在1980年时城镇化比例不足十五分之一,主要是个农业主导的地区,如今这个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北方商业流通和物资集散的中心,城镇人口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二点三,这一转变仅仅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历程。
临沂开创的“集散地建城”独特路径,同样启发了我们诸多思考。
沿着“一带一路”的路线,临沂商城的业务范围已从国内市场逐步拓展至国际市场,展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政府市场协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是否需要介入,现已不再是争论焦点,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实施监管措施,确保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临沂地方政府显然做了一个好的表率。
他们刚在本地市场起步时,就非常成功地扮演了“发展型政府”这一角色。
改革开放启动阶段,众多地方当局尚在踌躇不前,临沂地方当局却率先行动,着力促进市场构建,同时降低相关收费,施行一系列宽宏政策,为临沂的批发行业注入了最初的活力。
批发市场交易日渐频繁,市场经济观念同传统保守观念发生严重冲突,因而遭到批评并面临上级机构整顿,此时地方政府便充当起市场和商贩的“盾牌”,成为他们的庇护者。
临沂与义乌批发市场发展历程和方向有所不同
各个村落和社区单位争相开展市场项目时,政府部门又介入实施建设规范。
市场发展趋于完善,政府部门随后设立专项基金,推行“商业主体培育方案”,旨在扶持行业领军企业。
回顾临沂批发市场的历程,所谓的“管理”,实际上体现的是政府部门对市场与商贩的扶持。
其次是产业集群共生。
许多文献已经探讨过,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路径,其特征各有千秋:
温州模式以家庭工场为开端,苏南模式借助乡镇集体企业推动产业繁荣,珠三角模式则依靠政府吸引外资发展经济。
临沂模式的实质,和这些模式又有所不同。
它是由专业批发市场集群带动本地制造业发展的。
以木业家居批发市场为基础,临沂于2011年确立为“中国板材之都”,费县作为板材之都的核心区域,木作家居产业集群因此形成,涵盖了从板材加工到全屋家居定制的完整产业体系。
近些年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渠道,为商家开辟了更便捷、更宽广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也让临沂过去依赖“中间环节牟利”的旧式批发业态,更加迫切地寻求壮大本地工业生产。
2021年,临沂市制定了商城地产品制造业升级发展的计划,着手从单纯销售模式向产销协同模式过渡。
依托各自批发市场的定位,临沂各区域对应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
根据相关资料,临沂商城本地商品的占比,在2020年时为34%,到2024年已经提升到43%。
临沂的小商品并非主要源自省外,省内供应占了七成二以上,金华本地供应也占了五成一以上,但即便如此,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策略,依然为临沂的商城制造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效益,这既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促使临沂的制造业加速向本地化转型。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途径,没有承受不起的艰辛,没有完不成的目标。国际商业环境变幻莫测,临沂商城的创业者们毫不畏惧惊涛骇浪,勇于面对重重考验,持续在世界商业版图中开辟出更优的竞争地位。
“出海”不是终点,“中国大集”,还在“升级”!
本站简单学堂,主要教新手怎么在网上开店,分享网店运营知识,全力为学员打造一个电商学习的综合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